西部3340万学生参加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线上教育

2021-12-28 16:03:04 来源: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 任丽梅

本网讯 记者任丽梅报道  教育部12月7日举办的“办实事 见实效”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建立8年来,联盟共享课程平台提供8000余门共享学分课程,西部地区近670所高校参与线上学习,学生总人次达到3340万,学生总体满意度95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据中山大学校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长高松介绍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于2013年,目的是希望通过东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与西部高校的共享,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目前,已在76所城市建立了182个教改服务中心——树下课栈,主要提供教学研讨、在线课程设计拍摄制作等服务,带动联盟高校在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的互鉴与创新。形成了专业课程协同教学的4种新模式。联合打造了一批优质课程,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推进联盟高校制订《课程建设与运行规范》《在线教育学分互认管理办法》《在线开放课程考核考查规范要求》等文件,为慕课高质高效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高松表示,联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不仅学生受益面广大,联盟还对西部高校的支持日益深入。帮助西部地区近400所高校应用线上优质慕课等在线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1年秋季学期,在西部地区应用这种方式正在开展教学的课程就达到近35000门。在联盟推动下,东西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共同提升。依托“树下课栈”开展各类教师培训近4.5万场次,参与教师超过26万人次,其中西部高校总校次3000多次,西部高校老师参加培训超过3.6万人。广大教师在“慕课西行”过程中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一批新的教学名师脱颖而出。

高松说,下一步,联盟将以慕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共建线上、线下或混合式课堂;以共享和技术赋能为关键,协同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与规范管理;坚持联盟集群效应与高校个性发展相结合,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打造教师网络共同体。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