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研遇上抗疫 更考验城市治理

2021-12-27 14:48:11 来源:本网专稿 

□ 付朝欢

最近,西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12月25日,2022年考研初试将如期拉开帷幕。陕西研考报名总人数近17万人,预计约13.5万考生在西安考研。

当考研遇上抗疫,不仅仅是对考生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一道“加试题”。在如此短时间里统筹协调,实现“应考尽考”,同时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安全平稳有序,考验的更是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水平。

事实上,受月初绍兴疫情影响,浙江也面临同样的考验。12月19日,浙江宣布,将展开大规模跨省借考工作,为约400名因隔离滞留考生从外省和浙江省内调卷,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消息一经发布,浙江设身处地为考生着想、为其提供考试便利的新举措,迅速获得了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今年西安考研也采取调卷借考的模式。12月23日凌晨3时,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省内西安市外考生申请借考的公告,中间根据部分考生需要又做了调整:省内西安市外借考考生提交调整意愿的截止时间,从最初的23日上午10时延长至下午6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前这类考生反映的进入西安市的难题。

越到紧要关头,有关部门越不能掉以轻心,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做实做细。比如,考试当天,如何保证考生能够顺利到达考场,如何对接好考生的食宿需求,如何组织相关点对点送考车辆,如何对正在隔离中的考生进行闭环管理,如何确保做卷准确、试卷安全和考试公平……

当然,受到更为广泛关注的是,考研结束后,如何继续与时间赛跑,尽快切断传播途径、遏制疫情扩散势头,严防死守、扎实细致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这是西安要回答好的“考卷”。

这也对当地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战时状态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及时发布信息、回应关切,在政策“精细”落地上下功夫,避免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民众放在首位,因为民众是这场大考真正的“阅卷人”。

近两年来,我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在艰难抗疫过程中,一些地方暴露了短板不足,很多地方贡献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在武汉的抗疫实践中,首创性的方舱医院在防与治两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后,借鉴进鄂应急物资中转站的做法,在京冀建立了3个果蔬进京中转站,位于河北高碑店的临时中转站已转为永久性;上海在疫情防控中凸显“人情味”,兼具“力度”与“温度”……

对于没有应对过突发疫情的城市,当少存侥幸心理、多做换位思考,总结传播阻断、病人救治、物资保障、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做好政策储备和预案,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要等到“亡羊”之时才想起补“牢”。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