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
李家祥下沉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督察
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2月16日至22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李家祥一行下沉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督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陪同。
李家祥一行先后深入实地,督察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指出的松桃自治县锰渣库、凯里市鱼洞河煤矿废水、福泉市“三磷”污染问题整改,调研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回访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问题办理情况,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李家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倒逼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切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李家祥指出,要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锰污染治理、煤矿废水治理、“三磷”问题整治等工作难度大、困难多。近年来贵州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距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不小差距,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地质地貌特征,科学论证,精准施策,标本兼治,久久为功,努力从源头上彻底解决污染问题。对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置、严厉打击。要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解决好自身环境污染问题,在帮助地方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给地方留下绿水青山。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不能因为被监管企业级别高、贡献大而产生畏惧情绪,既要高标准、严要求,也要加强指导服务,守护好这片蓝天、碧水、净土。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贵州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但过度开发利用既破坏生态又浪费资源。矿山开采要超前谋划、合理布局,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努力把生态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把修复治理提到最高程度,而且不要留下后遗症和潜在风险。旅游开发要合法合规、严守边界、控制强度,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城乡生活污染治理要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尚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