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市雁江区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在创新团干部选用和激励、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组织保障等方面实现突破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唐元龙
“参加周末服务的志愿者全部到岗;社区兼职团干部正在收集满意度测评表;街道的践习名额已满,下一步还需扩展范围……”四川省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图登朗杰,现在也是资阳市雁江区团区委的兼职副书记。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登记着共青团工作的推进情况。
这个笔记本,不仅清楚地记录了一个青年干部的成长,也记录下整个雁江区积极推进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改革脚步。
目前,雁江区作为团中央确定的四川省32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围绕四大方面、10项改革任务,细化83条改革举措,在创新团干部选用和激励、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组织保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激发干事活力
建设“青年阵地”
“人不在丰裕,心要在丰裕。”丰裕镇团委书记辛慧岚表示,绝大多数青年都有关注家乡发展,有着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我们利用这一点,积极搭建线上阵地,实时发送家乡发展的最新消息。”
通过辛慧岚的手机可以看到,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第五次党代会期间,她就通过线上阵地为在外发展的丰裕青年推送了近百条消息。“书记说、代表议,这一系列短视频都在朋友圈刷屏了。大家都在讲、都在想:丰裕今后该怎样发展?如何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目前我们在积极筹备,希望能在春节期间组织一次青年线下碰头会,期待再碰撞出火花。”辛慧岚说。
2021年以来,资阳市、雁江区两级分别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改革工作,出台《雁江区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雁江区党建带团建、队建考核细则》等制度性文件,提高基层党建带团建重视程度,推进落实。通过青年联动,拓宽“两联”机制新渠道。规范设立雁江区团代表联络站,创新“1+5”模式,54名团代表划分为医药卫生、现代农业、教育社科、青年志愿者服务、保护青少年权益5个专项小组,积极落实“1+10+1+N”联络机制,共联系团员青年540人、联系基层团支部54个,围绕思想引领、联系服务、整合资源等内容开展工作,构建起“委员—代表—团员青年”的扁平化的联系沟通路径。
这一系列活动,激发了青年干部的干事活力,让青年阵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前进力量。
优化成长通道
勇当“青年先锋”
8月18日,雁江区堪嘉镇基层干部周代勇顺利通过换届选举,成功当选为该镇团委书记。刚刚履新的他,感受到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带来的三大变化:“基层团组织的人员配置更高标,团的工作执行力更强,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雁江区7月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县以来,周代勇感到的种种变化,在雁江区积极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都有所展现。
2021年,雁江区村(社区)全面完成团组织换届选举,选举产生镇(街道)团(工)委书记18名、副书记28名,村(社区)团(总)支书记314名、委员662名;交流2名科级干部挂职团区委副书记,吸纳区教体局副局长、学校团委书记、社区团委支部书记等5名优秀青年骨干任兼职团区委副书记,选派34名雁江籍在校大学生兼镇(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聘任2名青年工作干事参与团区委工作,在全区选择19个重点村(社区)试点“1村1青年干事”;探索校地合作,从雁江区内高校(中职)选派大学生到45个城市社区任兼职团干部……雁江区从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中真正把愿意为党做青年工作、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人选拔到团的岗位从事团的工作。
越来越多“周代勇”成为先锋力量,积极投入到共青团事业当中。截至目前,雁江区内所有中小学、职业院校全部建立少先队组织或团组织,符合建团的行业、企业、园区共建立团组织46个,建立中心城区6个小区团组织,建成“青年之家”18个,组织开展青年活动200余场。同时,打造青年网上社群,利用网上服务平台,常态化服务青年网友5000余人次,打通了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地方发展
汇聚“青年力量”
在拱城社区,一座综合型会议室得到媒体的关注——这里既能够举办会议、培训,也能够展开教学,是集工青妇等活动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功能健全的志愿服务阵地。依托阵地建设,该社区已注册志愿者160人,社区自治志愿者100余人,汇聚起了新时代年青力量。
据介绍,团区委积极出台《雁江区优秀少先队员推荐入团工作实施办法》《雁江区推优入党工作实施方案》,明细推优入团入党流程和标准要求,强化党团队衔接。
一方面,积极构建少先队阶梯成长激励体系,将区直属小学纳入“分批入队”试点改革,通过定标准、强指导、重管控,首批入队的队员均未超过各学校一年级总人数的30%,改变“全童同时入队”模式,有效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有序推动“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和区级“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先后评选二星章个人244名、集体168个,区级“优秀少先队员”205名,极大增强了组织归属感。通过推优入团发展团员600余名,并逐步实现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主要从团员中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经过团组织推荐。为把资阳建设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雁江区积极贯彻落实《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通过“资青英才”“安居工程”“青创计划”“青恋计划”等品牌项目,为雁江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如今的雁江,聚集起15万青年才俊。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线,活跃在乡村振兴的最基层,活跃在污染防治的最前沿,活跃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才干,贡献智慧,用一腔热血将自身发展融入城市未来,在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道路上建功立业、挥洒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