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不掉链”

2021-12-21 13:14:45 来源:中国改革报天津记者站 

(记者党军 王璐)上午十点,尽管还未到正式营业时间,恋鱼生餐饮店老板王轶男已经来到了店里。他打开冷柜,将刚刚运来的生鲜货品放置其中,随即拿出供货商提供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的消杀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核酸阴性证明以及从业人员七日内有效的“一周双测”核酸阴性报告等纸质材料,认真确认这些材料无纰漏后,准备录入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恰巧这时,河北区市场监管局进口冷链食品一线监管干部韩鹏也巡查到此,看到王轶男后,他走进了店里。

“今天刚进的一批生鲜,我正查着各种证明材料准备录入系统了。现在这活已经成了惯性动作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王轶男笑着对韩鹏说道。

“是啊,咱们这么做不只是让消费者放心,自己卖着也踏实不是。”韩鹏边说边走到存放进口冷链货物区域进行现场检查,“等您录入完,我还需要将信息再比对一下,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新的‘四证’和‘天津追溯’二维码还是老规矩放到公示栏的显眼位置啊……”

日常巡查台账登记完了,我后面还有巡查任务,您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就好。”韩鹏走出了店面,王轶男也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我这个店由于地址变更原因是在疫情期间申办的食品经营许可,要知道疫情期间冷链食品的监管特别严格,我心里就总是嘀咕到底能不能通过审核,觉都睡不好。而且三文鱼作为生鲜店的‘主打’,必须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来申请生食类食品制售。现在说起来当时我的纠结和忐忑依然记忆犹新。多亏了河北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指导,有了他们的帮助,店里的规划布局终于符合了食品经营许可的标准。工作人员还不厌其烦地帮助我店将每一批次的进口冷链食品相关材料、产品一一核对,并指导系统录入。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我这个店面才能正常经营,慢慢做出了口碑,利润也不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区积极主动作为,周密研究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在生产、贮存、销售、运输等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市场秩序维护。

河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成立了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专业组,制定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不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区市场监管局作为牵头单位,采取“四证一平台三落实”工作法,坚决执行无证、无溯源进口冷链食品不得上市,无证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以“三落实”为抓手,通过落实备案管理、落实信息核查、落实督促指导,汇总信息统计表、填写摸底排查台账、张贴“四证”公示牌,全面贯彻“五不准”工作要求。区市场监管局还设计制作了“一张表、一本账”,即《河北区全部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统计表》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摸底排查台账》,执法人员每日逐户排查,汇总形成全区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底册。同时,主动为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制作100块《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公示栏》,逐户发放,并张贴于显著位置,让经营者与消费者都一目了然。

据统计,全区目前已采集并检测进口冷链食品及售卖环境中新冠病毒及外包装样本涂抹5966份,均为阴性。区相关部门还认真做好辖区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离职离岗(含转岗)排查统计工作,掌握动态情况,及时将离职离岗人员信息推送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河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河北区实际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计26户,其中食品销售单位5户,餐饮服务单位21户,涉及从业人员合计57人,均已录入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现有实际经营第三方冷库单位2家,均已在属地市场监管所登记备案且均不涉及进口冷链食品贮存业务。自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辖区未发生因进口冷链食品造成的疫情传播事件。下一步,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专业组还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坚持常态化防控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努力将进口冷链打造成“放心链”,将进口冷链食品打造成“放心食品”,抓紧抓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践行“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孙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