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莆田:党建引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1-12-20 11:54:37 来源:中国改革报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建设,全面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实现全区183个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努力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为探索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路径,福建省莆田市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系统工程,把社区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莆田市在中心城区荔城区进行试点,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建党委、小区建党支部、楼宇建党小组”的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和“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现代小区治理体系,全面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将服务管理阵地延伸至城市基层每个角落,让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更通畅。

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

针对城市基层党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荔城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制定《小区党建两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2年)》,从构建小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治理形式、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制,推动各领域党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抓、问题共解、活动共办。

根据管理方式、区域特点、党员人数等实际情况,荔城区分类型组建建制式和兼合式党组织,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全区共有183个小区,组建小区党支部137个,其中117个小区组建独立党支部,另有66个小区组建联合党支部20个,实现了小区党组织全覆盖。

荔城区还逐步完善以小区党组织为主导的业委会(自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议事协商机制,推行小区党支部“两议两评两公开”工作机制,赋予区域党组织及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更多的话语权,组织辖区党员广泛参与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定期对业委会议事规则、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维修资金使用申请、物业矛盾纠纷调处等重大事项进行介入指导,及时沟通交流,达成思想共识,推动小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进资源融合一家亲

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充分整合城市区域内党建、阵地、人文等资源,荔城区积极搭建共建单位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凝聚“近邻意识”,解决社区服务资源缺乏的问题。

同时,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荔城区组织区直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推进党群、教育、文化、体育等场所互相开放、共用共享。

为增强党员归属感,荔城区建立健全区域内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电子档案,通过“主题党日”“流动党课”等载体,组织辖区党员同过组织生活。同时,落实社区在职党员双重联系双向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把共建单位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共建单位党组织反馈。

荔城区还深入挖掘辖区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辖区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社区民星”人才库,聚集社区“能人、达人”,定期开展国学讲座、亲子手工互动等“邻里文化节”,拉近邻里关系,共建和谐小区。

优化服务模式求实效

为提升城市小区服务管理水平,纵向延伸服务触角,荔城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逐步实现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荔城区创新开展主题式服务,结合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区域内在职党员、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节日慰问等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城市基层党组织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8小时外”的党员意识;建立“居民说事室”“居民维权中心”“居民法律援助在线”等平台,完善居民诉求沟通协调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荔城区还创设菜单式服务,利用城市家园、“党建+”邻里中心、“时间银行App”等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机关、商圈、“两新”组织等驻区单位资源,结合社区需要、居民需求,科学设置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等“菜单式”服务。小区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下单”,机关在职党员立足自身实际“接单”,无缝对接服务项目和服务需要。

为实现服务“长流水、不断线”,荔城区还实行组团式服务,根据区域内党员专业特长和服务意向,组建48支教育医疗、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环境保护、法律咨询等专业型党员服务队,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卡、联系卡、承诺单,确保每个社区均有符合群众服务需求的在职党员报到服务。通过“时间银行”管理平台,市、区3976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的社区(小区)报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特别是疫情期间,有效弥补了社区、小区人手不足问题。

强化保障机制增活力

为鼓励广大党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荔城区把工作保障制度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着力夯实“近邻”党建基础。

在确保有人办事方面,从小区居民党员中优先选拔离退休人员、军转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配齐建强队伍。例如,拱辰社区浅水湾小区党支部推选城厢区纪委退休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筹备小组负责人;华景城小区党支部推选市电业局退休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小区中若没有合适人选,由街道或社区党组织选派,特别是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因年龄、学历等原因离任的村(居)干部,优先推荐、选派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

在确保有钱办事方面,整合党建工作资源,对浅水湾荔苑、东梅小区等5个试点示范小区,通过党费划拨、财政扶持、专项补助等多种途径,拨付资金25万元,保障必要工作经费。

在确保有地议事方面,统筹整合物业办公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盘活小区架空层、周边闲置资产等,建设集党群服务、邻里议事、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小区活动阵地。全区建成11个“党建+”社区邻里中心、5个相对完善的小区“党群服务站”,深化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大服务功能,直接服务小区居民。(莆田市委改革办供稿)

来源:2021-12-20《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