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闲置土地“变了现” “交易就上平台”的观念正影响着湄潭乡村

2021-12-17 16:57:12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黄振国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黄振国)深秋,走进湄潭县兴隆镇兴隆村,满目翠绿,一垄垄茶树蜿蜒伸展,晚秋少见的阳光洒下来,茶园像是蒙上一层薄薄的金雾,微风吹过葱郁的茶园,绿色的波浪起伏仿佛置身海洋。

 

27度恋茶园一隅

“这片茶园是前期通过GPS定位锁定的土地,今年我们在农交中心的交易平台上流转了200多亩地,相比过去,平台大大节省了我们的经营成本,无论是前期同村集体沟通各种土地确权、定价的事情,还是后期我们的茶园再次流转,有平台做保障,茶园主自己也放心。”27度恋茶园管护经理秦信奎向记者介绍。

该公司在全国首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茶园主”五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经营,通过从村集体取得种植基地,委托农民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再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再次流转土地投入资金成为茶园主,拥有自己的定制茶园。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最终打造高标准生态茶园基地,实现茶园经济价值转换,带动茶农增收。

 

秦信奎正在介绍茶园

该模式中,农户能够有流转土地收入、管护茶园、采购茶青和茶青补贴的收入。秦信奎表示,如今一年每亩地农户能增收2000元左右,等茶叶行情好的年份,增收或许能达到每亩3000元。

这样的模式本是高效增加农村土地附加值的一种有益尝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27度恋公司却碰到了来自各个环节的问题,除去要同村集体谈判定价以及确权的问题外,对于该公司直接盈利的茶园主推广一环,许多茶园主对与公司直接签订合同缺乏信任,导致要吸纳更多的茶园主变得很艰难。

正当秦信奎为一系列问题烦恼之际,省农交中心湄潭试点负责人、湄潭县智慧农交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鑫找上了门。

 

“湄潭的资金方也就是买家中有许多不是本地人,这就造成在许多环节问题上,买方常常到处跑,都找不对人,搞得耗费大量时间都是做‘无用功’。而对政府来说,这些地适合什么产业发展需要清晰的产业规划。对村集体和农民来说,要交易需要确权和定价,那就要引入测绘和评估......然而所有的问题汇聚到交易平台一端,通过各家会员单位协同处理,就能一站式服务解决农村产权交易全链条问题。我们会为各方考虑,促使每一桩交易能够为地方政府带来成果,为行管部门分担职能,为各镇村解决问题,为企业分担忧愁,为农民带来收益。”叶文鑫说到。

 

穆虹带队在省农交中心湄潭试点视察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顺理成章成为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中心(下称“省农交中心”)的第一个试点县。此前,中央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穆虹带队到省农交中心湄潭试点进行专题工作视察,对湄潭乡村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省农交中心赋能农村交易要结合湄潭改革成果和18项国家试点任务来做,并鼓励该中心借助“湄潭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开创先进做法,探索出一条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据悉,通过省农交中心平台,可完成各类农村资源资产权益的流转交易,促进农村各类产权有序顺畅流转,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同时,交易中心联合服务公司引入优质的产业规划、测绘、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价值评估等各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集确权管理、金融服务、设计规划、资料收集、资产评估、地勘测绘、项目包装、产品上架、权证代办、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减轻了农村资源资产交易双方的办理负担,同时实现市场化收益。

正是在这样的闭环式平台中,27度恋流转了200多亩地,有了平台合法合规的各项要素保障,茶园主们纷纷投来热切的合作意愿。目前,27度恋生态茶园基地的茶园主已从21名增长至120多名,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明年我们计划再流转300亩土地,目前已经有290多亩办好了确权。”秦信奎说。

 

云南一位茶园主的定制信息,茶园主可通过手机远程实时观察生长情况

“许多茶园主现在每到春夏,都会带上家人朋友来基地体验采茶乐趣,带动了这一片的旅游、民宿经济。前几天,还有一个上海的茶园主打电话来说,春节要带着一家老小过来过年,大家不仅爱上了湄潭茶也彻底爱上了湄潭这个地方。”提起如今的发展,秦信奎笑得开怀。

离兴隆村不远的仙谷山村,“交易就上平台”的观念正深刻影响着村民。无论是土地、林权还是宅基地,村民手中每一块地的流转、出让,基本都通过平台挂牌交易。

 

刘子军与省农交中心领导交谈中

“在农村产权交易改革中,省农交中心平台在当中为我们解决了比如规划产业、引来买方、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土地溢价交易、出具交易鉴证保护大家的权益、引入保险机制等问题。”该村支书刘子军表示,正是这种“设身处地”的服务,让大家放下心来交易。

“我们村现主要发展茶叶,过去村里的荒地、空地,很多都送给人在使用,现在通过平台大家能有收益都很开心。未来我们计划利用这些地发展红高粱、林下食用菌等产业,一来解决土地荒芜,二来解决本地就业问题,三来让农户增收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今年11月,刘子军代表村集体将村中一块无人照看的闲置林地在确权后,挂牌上省农交中心平台出让,52.08亩出让价格评估为41.66万,每亩价值近8000元。

随着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土地法中规定“允许农村集体用地入市交易”后,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纷纷上网挂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在成为释放农村土地价值的新领域。

 

该块27.8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3月份,湄潭县鱼泉街道新石居一块27.8亩40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省农交中心平台挂牌出让,价值671万元,每亩价值24.1万元,与城市建设用地几乎同价。

农民、村集体闲置土地“变了现”,在湄潭乡村,土地这个相对沉默的要素在流转交易中得到盘活,给乡村振兴带来蓬勃生机,“在农村谋出路、向土地要效益”在湄潭逐渐成为现实。(多彩贵州网记者李晓芳供稿)

 

[责任编辑:罗小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