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再远 也要永远铭记出发点

2021-12-15 13:22:24 来源:本网专稿 

——《茅坪记忆》印象录

□谷亚光

茅坪,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今日茅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境内有银杏树、罗汉松、楠木、古柏矗立其间,春天紫薇园、杜鹃园花儿争艳,山里有娃娃鱼、穿山甲等珍稀动物,当地人民传唱的客家山歌已列为省级非遗名录。不少群众经营着“农家乐”,或利用竹木资源加工生产竹凉席、笔筒、竹板、竹雕刻等旅游工艺品。乡村旅游市场运转良好,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搞得红红火火。茅坪人民已经摆脱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日子越来越好是当地干群的共同认识。

过去的茅坪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物流不畅通,山里的产品卖不出去,外面的资金也难以注入到这里。所以,这里的群众守着丰富的红绿色资源却过着贫困的日子。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时说:“老区在全国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都要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我们要精准扶贫,走共同富裕道路。”短短几年时间,茅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收入水平和精神面貌极大改观,2018年年底,茅坪就在全国率先脱贫,实现了从“贫困样本”到“脱贫样本”的华丽转身。目前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共产党没有忘本。走得再远,也要永远铭记出发点,不忘来时路。当国家有了条件,总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党首先考虑的是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因为老区人民过去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茅坪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过什么牺牲和贡献?有的人了解,有的人可能并不太了解。现在有一本新书《茅坪记忆》(梅黎明等编著)出版了,对于不了解茅坪历史的人来说,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

《茅坪记忆》一书共分四篇,第一篇走进茅坪,概要介绍了工农红军的第一个家,讲述了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列主义的故事。第二篇老屋,逐个讲述了八角楼、士兵委员会旧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等十四处红色遗存在红军初创时期的重大作用和辉煌历史。第三篇新颜,重点描述了茅坪村新貌、神山村的变化和茅坪广场等当代人在红色土地上发展新产业、摆脱贫困落后做出的努力。第四篇心声,是十八个红军后人或当地干部、群众讲述茅坪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历史变迁及心理感受。

该书第二篇老屋是全书的主体,也是值得人们记忆的核心内容。据此书介绍,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我党认识到武装革命的重要性,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带领剩余部队避开强敌,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经过“三湾改编”,部队仅剩700人,毛泽东主张为部队找一个家作为立足点。经过与建立了革命队伍的袁文才联系,并召开“古城会议”讨论,毛泽东关于进入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路获得与会干部的赞同。此后,袁文才邀请工农革命军到他的“大本营”茅坪去安“家”。

部队到达茅坪之后,虽然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但对于转战千里、居无定所、衣衫褴褛的工农革命军来说,毕竟是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家”,其重要性自不必说。后来,南昌起义失败后的剩余部队在朱德和陈毅带领下,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接下来的艰苦革命斗争中,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虽然革命力量发展很快,但毕竟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山里的生活又极为困苦,敌人的几次“进剿”“会剿”,使边界军民牺牲了48,000多人,房屋几乎被敌人破坏殆尽。此时,有些人对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思想,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一代伟人毛泽东再次表现了非凡的远见卓识,在茅坪的一个八角楼上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光辉著作,他用马列主义作指导,用客观事实为依据,用冷静的分析和乐观主义精神引领革命前进。这与他后来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一起形成一个系列,有力的回答了悲观论调,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红军的革命斗志。证明了“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列主义”,丰富和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的道路。

当时,朱德和毛泽东做邻居,都住在八角楼里,只是在不同的房间。朱德和毛泽东简称“朱毛”,他们领导的红军被人称为“朱毛红军”。后来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八角楼上》进入了学生课本。还有一首歌《八角楼的灯光》这样唱到:“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闪银光;井冈山的人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光下写文章。革命风雷笔下起,五湖四海红旗扬……”

茅坪除了八角楼,还有许多红色遗存,如:秋收起义部队三湾改编之后成立的士兵委员会旧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湘赣边界前委、特委和红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红四军二十八团旧址、工农革命军后方留守处旧址等十四处。如今,这些旧址都成了红色教育的教材,永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要求:“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茅坪记忆》这本记录着一段党史、军史、革命史的珍贵书籍真是生逢其时,正应了社会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