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市通过一项协调机制、三项教育辅导、一支志愿队、四项精准服务,推动构建和谐家庭
□田洪波 黎国权
结婚还需要考试?如今,这个看似不现实的举措,在贵州省铜仁市已经普及并取得明显成效。
“以往在铜仁只需要验证身份、表达意愿、拍摄合照便可领取结婚证。现在领取结婚证前,要接受一次平安幸福家普法宣传教育、观看《和和美美一家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宣传片、参加一次婚姻家庭驾驭技能能力测试,完成这三项辅导后才能正式领证结婚。”铜仁市玉屏县新婚不久的龙女士说,“这不仅更有仪式感,也让我们心里更有底。”
今年以来,铜仁市民政局联合市妇联探索提出“平安幸福家1314”服务机制,推动构建和谐家庭,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1314”即一项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警协调机制、三项婚前教育辅导、一支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志愿队、四项精准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为从源头抓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处置工作,铜仁市每季度召开一次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协作会议,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多部门联动做好婚恋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信息互通、数据共核、资源共享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警协调机制。同时,组建一支以退休干部、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村(社区)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等多元构成的“平安幸福家——暖心大姐”人民调解队伍,通过婚恋咨询热线、婚姻辅导微信群、进驻民政部门婚姻家庭辅导室等方式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专业化服务广大家庭和妇女,最大限度地让婚姻当事人的困难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促进家庭和谐。
“四项精准婚恋家庭矛盾化解服务,包括精准普法、精准排查、精准化解、精准服务。”据铜仁市民政局局长罗秀红介绍,市民政局主动把基层普法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定期深入村寨、社区、楼栋入户开展排查工作,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警预判;积极开展入户家访,实施精准服务,对已经登记入册已调解的家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做好关系调适、美德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工作;婚姻家庭辅导室实行部门轮班和志愿者定班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前来办理离婚的当事人提供专业和人性化的离婚疏导服务。
据了解,铜仁市玉屏县婚姻登记处是较早设立婚恋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的试点之一。在其负责人蔡银平看来,“精准普法、精准排查、精准化解、精准服务”这四项内容,能将婚姻家庭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有800多人在调解前表示要离婚,实际付诸行动的不到200人。
数据显示,“平安幸福家1314”服务机制实施以来,铜仁市今年上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1,484对,离婚登记4649对,开展婚前辅导7566对;离婚调解辅导3455对,调解成功1289对,离婚登记率同比降低43.8%。
原刊于《中国改革报 》(2021年12月07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