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零工车间’真是办到了我的心坎上,它切实解决了我上班和接送小孩时间冲突的两难问题。早上我可以先送小孩到学校后再去上班,下午又可以先回去接小孩回家,工作生活都不耽误,我很满意这份工作。”面对记者的采访,在来宾市第一零工车间从事弹性工作的谢崇强这样说。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作提质增效,2021年以来,来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创新实施四个“+”工作法,打造出多个亮点,努力推动稳定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截止2021年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522人,完成目标数的105.2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109人,完成目标数的115.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743人,完成目标数的174.3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87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4%,有效控制在4.1%以内,所有就业再就业指标均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实施“部门+企业”精准招工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用工服务
2021年6月,广西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敏心急如焚,企业订单不断增多,但缺工问题仍然凸显。来宾市人社局通过监测重点企业用工方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开展一对一的用工服务,通过在中沛电子信息产业园建立企业招工工作服务工作站、成立由人社部门牵头的6支“服务企业招工小分队”、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帮助该公司解决了“用工荒”难题,副总经理胡敏放宽了心,他对人社部门服务企业用工工作给予点赞。今年以来,来宾市人社局通过“部门+企业”精准招工的模式,累计为市内企业新招用员工1.67万人,切实推动就业服务的高效率和高效应。同时,市人社系统还进一步加强对全市360家重点企业进行用工监测服务,目前企业职工总返岗率104.99%,确保企业满产达产。
实施“本地+外地”共享用工模式,探索劳动力灵活就业新途径
为解决因企业停工、季节性生产、用工淡季期间造成劳动力闲置问题,来宾市积极探索“本地+外地”共享用工模式。如,2021年4月20日,来宾市与茂名市开启了两市之间共享用工“点对点”服务,帮助广西湘桂华糖制糖集团来宾纸业有限公司淡季生产期间35名富余职工推荐到广东奇正模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共享用工,探索实施一位农民工可在两个企业进行灵活就业的“破冰行动”。同时,成功建立“零工车间”,形成劳动力“资源库”和企业招工用工“蓄水池”,企业急需用工时可到“零工车间”招收工人,使工人实现从灵活就业到稳定就业的过渡。截至目前,全市组建了4432人的灵活就业数据库,通过“零工车间”带动4163人就业。
实施“线上+线下”重点对象帮扶,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方面,切实加强“线上”就业推介。依托“来宾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向毕业生集中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开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对自主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做到5个工作日内100%联系、100%服务。举办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暨来宾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线上直播活动,通过直播间参与直播活动人数达7180人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线下”就业帮扶。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吸纳、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全力推动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特别是全力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服务工作。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9872户搬迁户已全部实现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户均完成率100%。第三,全面落实“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坚持开展直播带岗、直播荐岗、手机短信提示、“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通过扩大就业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72.06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总量15.41万人,达到2020年底务工数量15.25万的101.07%。
实施“牵头+配合”联合宣传推广,不断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
制定《来宾市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年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协调成员单位抽调60名业务骨干共同开展“百场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就业政策宣讲团通过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开展声势浩大的宣讲活动,分别举办了人力资源管理师和电子商务师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人才引进和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工业云 政企面对面”线上直播创业贷款政策解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解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等主题宣传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不断扩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度和知晓面,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同时,编印了《筑梦记——来宾市创业故事集》,广泛宣传全市优秀创业者的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农民工创业热情,切实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