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信用智慧”

2021-12-03 14:17:37 来源:本网专稿 

多地探索利用信用承诺、信用监管等举措,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 本报记者 岁正阳

不论是广西到北京的蔬菜,还是舟山到上海的鲍鱼,抑或是珠海到成都的石斑,食材流转之间,尽是民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如何监管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放心、安心?近年来,各地从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领域探索出新的监管实践,为国家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信用智慧”。

推广信用承诺

培育诚信经营意识

11月25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新区耿强鲜果时光饮品店老板开心地从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食品登记窗口,领取到全州首张以“告知承诺制”发放的《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后,开心又激动:“真的没想到,现在办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么方便了呀,只要我自己承诺后马上就可以取证了。政府政策好,办事效率高,真是太便民了!”

小餐饮是指经营场所面积不足50平方米、有固定门店、从业人员少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市场主体。小餐饮许可“告知承诺制”,即审批部门告知申请人准予许可的条件、应当提交的材料及期限、不实承诺的责任等,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承诺制,作出相关承诺,提供必要材料,审批部门即可当场办理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宽进严管,方便群众。

湘西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负责人表示:“告知承诺制”并不意味着放松食品安全监管,而是对市场监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执法人员将在经营户取得许可后3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不遵从告知承诺书上的内容不诚信经营的,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

让企业以“信用”来为食品安全进行主动承诺,是各地方食安创建中为市场主体设置的“主动防线”。

今年7月,南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印发了《南昌市食品经营直营连锁企业经营许可试行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明确凡在南昌市范围内具有统一总部(商号字号)、统一经营项目、统一流程布局、统一设施配置、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各门店经营项目、流程布局和设备设施相同或相近,且已有10家及以上直营门店的食品连锁企业,在南昌的各门店近两年内未因涉嫌食品安全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可以以总部名义申请适用“告知承诺制”。

南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食品经营许可承诺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培育自觉诚信经营的意识,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多维度数据

描绘企业全景画像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构建“信用风险判定分类风险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处置信用监管约束”的全链条闭环式智慧型监管新机制,形成了广州特色经验做法。

依托广州市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行业专用的日常监管风险分级分类监管,风险分级的评定从“加工食品的风险”“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及“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记录”三个方面对生产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三个方面累计加分值确定企业风险等级并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对评定为高风险等级的企业采取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等监管措施,有效提高监管靶向性及监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进行分类监管,其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十分关键。据介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为切入点,以“风险”为落脚点,构建了“5+24+72”三级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以基本属性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信用评价信息、关联企业信息、其他风险信息5个基本信息为一级指标,下设24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信用风险分类数据模型。

“我们还开发建设了‘一体二维三库四自动’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系统。”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体”是指构建了横向联通发改、海关、住建等部门,纵向覆盖市、区、街(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一体化信用风险监管网络。“二维”是指从信用风险指标、信用标签两个方面,“5+24+72+N”维度对企业进行立体全景画像。“三库”是指建立了“数据库”“指标库”“标签库”三个基础库支撑系统应用。创新建立企业主题数据库,将企业按照“风险预警企业”“包容审慎监管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等进行“标签式”分类管理,“数据库”汇聚了全市151个行政部门3596个信息资源主题共计145.21亿条数据。“四自动”是指系统实现了自动归集数据、自动判别分类、自动监测预警、自动研判处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智慧+信用”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现在猪肉也有‘健康码’啦!”近日,市民张女士在长沙市长沙县泉塘第二生鲜市场的猪肉摊位上看到了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的二维码。

“定点屠宰、来源正规可溯、合法渠道流通、经检疫检验合格并开具有两证两章的新鲜猪肉才是‘放心肉’。”长沙县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

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这个平台,通过对生猪产品生产采购、销售各个流通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对生猪产品流通的实时监控。同时,实现电子检疫票、肉品合格证的票据流转,构建起安全、可追溯的肉品消费环境,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近年来,长沙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紧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盲区、死角,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先后建设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多元一体”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逐步实现了“机器换人”的非现场监管等智能监管手段。

如今,监管人员打开App就可以自动识别后厨操作人员和现场不符合食安规范的行为,并及时提醒,解决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不及时、管理对象逃避监管的难题。运用物联网技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湘冷链”等系统也实现了对冷链食品物流信息和运载车辆轨迹的实时采集与监控,支撑了系统性市场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

记者了解到,生猪“私屠滥宰”“白板肉”流向市场,一直是食安监管的难点之一。早在2019年,长沙市就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肉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监管效率低、票据作假等难题。每天生猪屠宰、购进、销出的数据一比对,系统立马能对销售“白板肉”的商户和使用“白板肉”的集团消费客户进行预警,同时为政府的动物疫情防控、肉品市场价格调控、储备肉的投放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长沙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全面记录和收集信息,“一企一档”建立信用档案,出台了《长沙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及“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联合惩戒实施方案”“信用承诺管理制度”等文件,形成了信用监管新格局。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