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贵州黔东南:多措并举推进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步伐

2021-11-11 18:40:10 来源:改革网 曾平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 11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暨多彩贵州旅游强省新闻发布会上,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谭夔从民族文化、生态建设、非遗传承等多个方面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现场

  “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一直以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挖利用工作,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持续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谭夔介绍说,黔东南州是歌舞之州、生态之州、文化之州。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族人民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孕育了以苗侗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精美绝伦。无论是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还是悠扬高亢的苗族飞歌;无论是巧夺天工的手工银饰,还是独具匠心的民族盛装;无论是人树合一的岜沙生态文化,还是神秘神奇的占里人口文化,无不记述着人文风情的厚重与淳朴,无不彰显着文化价值的朴实与追求。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谭夔在发布会上介绍黔东南民族特色文化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机构。先后颁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文书保护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并配套出台了系列文件,不断完善保护工作制度。同时,配套设置与民族特色文化息息相关的保护研究机构。

  二是深化资源普查,深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目前,黔东南州共普查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线索5200条,收集到调查资料200余册,整理出版50余本民族文化丛书。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侗族大歌),国家级56项78处,省级非遗218项307处。2012年12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黔东南民族文化纳入国家层面进行整体性保护。

记者现场提问

  三是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通过开展传承人职称认定,增强传承人文化自信心。严格落实传承人待遇,按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市)级不同标准每人每年足额发放传承补助经费,全力保障传承。全州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8人、省级170人、州级294人、县市级4013人。

  四是夯实阵地基础,建设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体验设施。坚持以非遗小镇为引领,以非遗展示馆为骨干,以村落非遗传习基地为支撑的模式,打造了雷山西江、肇兴侗寨、丹寨万达等一批非遗特色小镇,建成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等一批综合性非遗展示博物馆(展示馆),建成各类非遗工作站、非遗传习中心(基地、所)358处。

  五是突出区域重点,全面加强区域整体性保护工作。黔东南州成功申报“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全州共409个传统村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传统村落的鼓楼、花桥、戏台、踩鼓场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对村落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抢救记录,保护非遗存续空间,优化文化生态。连续举办“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传统戏剧展演”等活动,既对重点区域的民族特色文化进行了保护,也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自觉性。

   六是坚持保护优先,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融合教育、民宗、文旅等部门资源,全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全州形成以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校为龙头、16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305所乡村中小学示范项目学校为纽带的民族文化进校园体系,带动1000余所学校常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七是挖掘节日文化,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千村百节”品牌。黔东南州依托丰富的节庆资源,组织举办台江苗族姊妹节、施洞独木龙舟节、雷山苗年、黎平侗年、榕江萨玛节、从江侗族大歌节等一批重大节庆活动,将黔东南节庆活动成功申报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千村百节”品牌。

  八是强化宣传展示,提高民族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英国伦敦时装周“中国之夜”、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2018年央视春晚在黔东南肇兴设立分会场,2020年开始,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牵头主办的“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永久落户在丹寨县万达小镇。

  九是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大力开展民族特色文化观光游、研学游、体验游,推出“魅力黔东南多彩非遗体验走廊”、“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系列旅游线路,成功打造中国丹寨非遗周等10余个非遗品牌,不断提升“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品牌知名度。

  “黔东南是一个用歌声传唱一切、用舞蹈展示一切、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锦绣黔东南,因俊美生态而多彩,因多元文化而出彩,因八方游客而精彩。”谭夔表示,黔东南的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民族风情让游客人眼福,高山流水让人酣畅淋漓,酸汤美食让人回味无穷,黔东南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关注、畅游、投资,携手同绘旅游发展新蓝图。


[责任编辑:田洪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