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自治区的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基本面,按季度分别出台了《“奋战一季度 加力开新局”推动工业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二季度推动工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关于三季度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等三个短期稳增长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针对突出问题,按季度出台稳增长政策。一是落实自治区季度稳增长方案。今年1月、4月、7月,自治区分别出台了《“奋战一季度 加力开新局”的实施方案》、《“攻坚二季度 实现双过半”实施方案》、《“拼搏三季度 全力提速度”的实施方案》等方案,为及时贯彻落实自治区工作部署,针对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按照自治区方案,工业和信息化厅同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充分考虑了与自治区方案的衔接与细化。对应自治区三个季度的稳增长方案,在及时在打好工业增产增效硬仗、打好项目投资掀热潮硬仗、打好强化要素保障硬仗等方面出台工业稳增长细化政策措施。比如,在建立工业振兴特派员制度、实施“一企一策”助力企业扩大生产、助推前110家重点企业增产增效等方面,对重点行业、企业采取了奖补结合、建立供需平台和开展工业品促销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煤电油运调度、加大“桂惠贷”支持工业力度等细化措施。在大力实施“双百双新”工业重大项目和新一轮“千企技改”工程等政策方面,对具体项目采取“一链一项目库”机制、聚焦关键产业链深入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举办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等细化措施。三是充分考虑了政策调度的范围和时效。大范围开展运行调度,由以往只调度设区市转变为调度各设区市、各县(区、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构建了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全联动、全覆盖“五全”服务企业工作新机制,由以往工信部门牵头服务企业转变为推动电力、交通、金融、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大对企业的要素保障,由以往服务前110家企业转变为推动各级各部门联系服务全区7000余家规上企业达到全覆盖。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由以往年度出台宏观政策措施转变为季度出台短期调控政策措施,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采取精确制导和靶向施策。
在政策出台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相关出台背景、过程和实施效果,注重了政策的连续性。对于一些重点行业的周期性、常态化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在出台政策措施时根据每季度实际情况变化调整政策着力点,确保政策连续性。比如,对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市场低迷和“缺芯”问题,一季度采取了保障关键零部件、促销降库存的政策措施;二季度应对芯片“卡脖子”问题,成立了自治区汽车芯片保障工作专班,落实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企业采购芯片;三季度持续聚焦汽车“缺芯”问题,加快推进汽车芯片国产化,扩大芯片供应商名录,构建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对今年以来电子信息行业增长乏力、“缺芯少屏”、用工紧张等问题,一季度支持企业配套采购,延长开展“广西‘33消费节’”促进电子产品销售;二季度安排财政资金实施电子信息行业“代采”扶持政策,协调重点企业与区内职业院校开展用工供需对接,鼓励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接收应届毕业生带薪实习;三季度协调电子信息重点企业从越南转移8条生产线回国,构建电子信息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此外,在加快工业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上规入统等方面均给予了稳定和连续的政策支持。
在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时,根据运行监测分析预判,及时对部分因贸易摩擦、疫情影响、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冲击的重点行业采取差异化精准施策。比如,针对一季度企业因疫情影响招工难问题,采取了给予企业春节期间用工补助和支持企业新增用工的政策。针对二季度纺织服装行业负增长的问题,对企业采取了加强茧丝材料保供调度服务措施,协调全区鲜茧收购价格和产销衔接。针对二季度机械行业恢复慢的问题,采取了机械行业高成长性企业促产促销政策措施,支持自治区机械行业的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促销,协调船企新船开工评审问题,搭建建筑机械企业银企合作销售平台。针对二季度医药行业增长低迷的问题,采取了支持医药产品开拓市场政策措施,加快医疗器械新品上市,协调自治区药监部门加快企业新产品注册,推动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针对二季度粮油加工行业原料保供增产问题,采取了建立原料靠港及卸货监测制度,协调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南宁海关等单位缩短抽检和卸货时间。针对三季度冶金、石化行业能耗“双控”问题,采取了制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政策,建立高耗能项目联合预审会议制度,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
总的来看,通过逐季采取稳增长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5.6%,比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分别高1.2个、3.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1位、西部第3位,高于全国和西部。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高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1.4%,比全国高14.1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高于全国。其中,所有设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各市工业投资增速实现较快回升;12个重点行业产值同比增长28.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2%;重点监测的前1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3.4%,95家累计正增长,比年初增加了29家,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根据中央关于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和未雨绸缪、做前瞻性精准性调整的工作部署,按照自治区稳增长方案的要求,加强调研和监测分析,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危险性、苗头性的问题出台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熨平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