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破解基层审批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来宾市创新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的管理机制,实现乡(镇)便民服务审批效率再提速30%以上。
成立机构组建队伍,由“派驻式”向“实体化”转变
重点推行乡(镇)审批服务机构实体化,在全区率先组建便民服务中心,每个乡(镇)结合实际核定7—9个事业编制,建立一支专业的审批服务队伍,审批服务机构由派驻模式变为实体化。截止2021年6月底,全市所有乡(镇)均完成组建便民服务中心。
整合窗口提高效能,由“分散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
推行“一窗受理、全科办理”模式,设置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两大专窗,将划转至便民服务中心的多个部门共50多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实行全科受理,达到省力提效的双赢目的。武宣县武宣镇和象州县寺村镇将原7个站(所)共60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整合到两个专窗实行全科受理,受理人员比原来缩减一半。
精简环节优化流程,由“多个环节”向“一个环节”转变
各乡(镇)全力推进审批(服务)环节精简,对现有的事项逐一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严格落实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武宣县二塘镇、合山市岭南镇经梳理整合,推行全科受理的 57 个事项,共精简申报材料 18个,减少审批环节7个,事项办理整体再提速 30%以上。
集中审批集成服务,由“多枚印章”向“一枚印章”转变
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机制,乡镇所有审批服务均使用“XX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办理,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标准、一网通办、一枚印章”集成服务。兴宾区城厢乡将原来的 56 项审批(服务)涉及到7个站(所)减少到1个中心,审批(服务)涉及的7枚印章变成 1 枚印章,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效能。截止2021年6月底,全市所有乡(镇)均使用一枚印章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