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为“定位器”布局体育公园

2021-11-02 11:57:45 来源:本网专稿 

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作出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改革报记者高 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记者 袁琳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体育公园成为全民健身的全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意见》提出6方面19条政策措施。支持建设把绿色作为鲜明底色的体育公园,不是钢筋水泥堆砌的体育公园;支持建设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开敞式的体育公园,不是体育场馆聚合在一起的封闭式的体育公园;支持建设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空间的体育公园,不是健身设施过度侵占绿色空间的体育公园。”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在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人口成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据了解,以往国内在建设体育公园时,一直没有规范的标准和指标。此次印发的《意见》根据人口配置资源的标准,按照常住人口30万、30万~50万、50万三档,对体育公园的建设面积、功能配置等指标予以了明确。主要目的是提高可操作性,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彭福伟介绍,按照常住人口数量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是解决公共服务资源供需错配、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途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共建共享。中央多个文件也对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提出明确要求。

“按照人口规模确定体育公园的建设规模、功能配置、辐射范围,是细化实化中央要求的具体举措,这也是文件的最大亮点,使《意见》出台后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让人口成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定位器’。”彭福伟说。

据介绍,通过我国中西部的对比发现,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用地越紧张的地方,体育健身需求越大,健身设施缺口越大。因此,按照人口规模布局,能够突出人口“定位器”作用,使各地清晰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欠账,指导地方有针对性地补齐健身设施短板,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照人口规模布局体育公园,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区域间情况差异较大,《意见》中提出的这一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而是指导性、倡导性的意见,代表着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各地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予以落实,确保体育公园与当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自然景观相协调,做到绿色环保、经济实用、布局均衡。

此外,欧晓理介绍,对于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的任务目标,主要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来实现。在新建城区、郊区新城,结合城市留白增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符合《意见》要求的体育公园。对于老城区来说,在现有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中,适当提高公园内铺装面积比例,有机融入体育元素,合理嵌入一定比例的健身设施,实现“旧瓶装新酒”。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意见》,对各地体育公园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欧晓理说。

预计明年继续安排2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的任务目标,资金从哪里来?《意见》重点强调了三种资金渠道: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发改委已经把体育公园纳入“十四五”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符合条件的体育公园项目予以支持。二是体育彩票公益金,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公园购置健身设施设备。三是开发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对各地符合条件的体育公园建设项目,予以优惠支持,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安排调查审查审批,优先满足信贷规模,优先安排投放。

欧晓理介绍,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支持各地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地、健身步道、户外运动设施等健身场地项目。

“投资下达后,国家发改委及时督导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按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各地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一部分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欧晓理说。

他透露,预计明年继续安排今年大致相当的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各地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性文件,将从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等8方面,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预计这个文件出台后,将成为指导‘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欧晓理说。

体育公园至少可同时开展5种运动

彭福伟介绍,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将体育公园纳入“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的6类项目之一。

“为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形成引领带动效应,我们重点支持辐射面大、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具有示范性的体育公园建设。因此,我们从占地面积、绿化率、功能设置等三个方面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体育公园的条件进行了限定。”彭福伟说。

在面积上,支持总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主要目的是,确保体育公园具备成为城市健康生活中心和运动休闲中心的基本规模条件。

在绿化率上,要求绿化率不能低于65%,主要目的是,不让体育设施过度侵占绿色空间,确保人民群众在绿色环境中运动健身,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宜人美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设施建设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要求。

在功能设置上,至少要具备开展常规球类、跑步健走、器械锻炼、儿童游乐活动等4类功能,至少可以同时开展5种运动项目,主要目的是,确保体育公园功能丰富、全龄友好,让广场舞和篮球赛能够在体育公园内和谐相容,特别是让“广场舞大妈”和“篮球少年”不再冲突、互不干扰。

“对符合以上条件的体育公园,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限额不超过2000万元。”彭福伟表示,还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带动,拓展开发性金融、商业贷款、企业债券等多种资金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同时,推动各地将体育公园内的体育设施纳入市政公共设施养护管理,明确资金安排。多渠道筹措建设、运营和管理资金,确保体育公园建得成、管得好。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础设施部副总经理周斌表示,下一阶段,农发行将围绕“十四五”时期体育公园建设目标,特别是对县域范围内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企银协同工作机制,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坚持融资融智相结合,积极参与各地体育公园投融资规划设计,量身定制优质的金融服务方案。并给予优惠的信贷政策,提供期限长、利率低的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