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南宁“四个一”织出乡村治理新格局的“青秀动作”

2021-11-02 15:12:23 来源:改革网广西 龚真泽

 一个和谐家园、一张工作网格、一个信息平台、一支调解队伍,让乡村生活变的和谐安宁,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说:这就是中国农村应该有的样子。 

本网讯 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核心城区的青秀区,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发达,城市功能完善,营商环境优良,已成为南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会展中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是广西唯一连续两年同时入选全国五个“百强区”的县区。

相形之下,青秀区的农村曾经一度显得相当落寞。

中国的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才能创建出乡村治理的新格局,开出乡村振兴一片新天地呢?

这个“结”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萦绕在青秀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心头。经过深入地思考、调研、讨论,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有关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和部署。他们一致认为,城乡一腿长一腿短,一腿粗一腿细,不能称之为高质量乡村振兴典范城区,只有各擅胜场,融合发展,才是完美青秀。

“以城带乡,创新推行青秀区城乡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新模式,将乡村治理水平向城市靠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目标和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看“身段”和“走姿”了。结合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市委深改委关于推进改革集成试点的工作要求,经过充分调研,青秀区创新推出了一套适合青秀区发展的“青秀动作”,那就是以“四个抓”促成“四个一”。

  

一抓党建聚合力,打造一个村民共建共享的和谐家园 

在青秀区刘圩镇谭村,村民们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给政府点赞,他们说之前村里比较萧条比较脏乱,邻里关系也不太和睦,村头村尾时不时听到骂架声。现在这种现象好像一夜之间绝迹了,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日子过得可舒坦了。

谭村党支书谭启盛介绍说,这几年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道路拓宽和房屋外立面改造,凉亭、长廊、公共厕所、篮球场、太阳能路灯乃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全新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村里和一家现代化养殖企业合作,发展现代化、高标准的肉牛养殖,种植牧草、土地流转、参与务工、入股分红,大大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收入。

据了解,谭村所在的刘圩镇,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村级文艺队遍地开花:禄强村有八音队,团黄村和那烈村有山歌对唱团,刘圩村有群兴艺术团,团黄村有文艺队, 那烈村有舞龙队,那床村有舞狮队,镇辖15个村(社区)均已建有文化活动楼,农家书屋藏书达6000多册……

而在青秀区的农村,这样的景象远不止谭村一村、刘圩一镇。

这一切都来自于青秀区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强化阵地建设、注重先锋引领、建立议事机制等,坚持“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机制,形成了以每个村党委为核心,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

他们既大开大合,又细致入微。一方面,成立村民理事会,收集村民意见建议,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重大事项,研究通过后,由党员干部带头组织村民实施。另一方面,注重适时修订村规民约,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

而这只是第一个动作。

 

二抓载体强功能,编织一张上下贯通的工作网格 

推行网格化管理,编织一张上下贯通的工作网格,这是青秀区乡村治理打出的第二个动作。

南阳镇留凤村的李老妈是个低保老人,近日因病住院,花去了很多医疗费。留凤村在网格排查中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给李老妈发了一张“便民服务一卡通”,并把情况向南阳镇作了汇报。镇里及时把她列入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对象,并为她发放了大病医疗救助金。当村干部带着慰问品来到李老妈家时,她激动地说:“太感谢政府了,我还没来得及找镇上办理,你们就已帮我解决了。”

据悉,留凤村有11个自然坡,42个村民小组,1685户,5785人,像李大妈这样有困难得到及时扶助的还有不少人,整个南阳镇、整个青秀区则是更多了。而这样快捷的惠民行动,都是得益于现代化的工作网格。

青秀区把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放在凝聚民心民力上。为真正使群众的困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群众的事情在第一时间落到实处,不断强化网格化管理,按照“党建带动、完善自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生优先、服务群众,管理协同、互助共享,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步一步地把广大乡村建设成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村民满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对于网格打造,青秀区下了三步棋,步步紧,招招实。

第一步:按照“一张网格,覆盖全域”的精细化要求,将青秀区全面整合,科学合理地划分为991个网格单元, 并完成每个村(社区)的网格员配备,为城乡社会治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框架。

第二步:按照基层综治中心标准,完成镇、村级综治中心(网格中心)建设,目前下辖的44个村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形成实战型社会治理枢纽阵地。

第三步: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内,事在格中,深入推进智慧农村警务平台建设,“一村一警”100%覆盖。

目前,4个镇派出所已配备40名“警务助理”,大幅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青秀区就利用“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优势,深化“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将警力向网格延伸、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城区疫情防控工作能取得良好成效,网格管理功不可没。

三步下定,棋局豁然开朗。

在网格化管理中,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巡查,在网格中察民情,在网格中访民意,在网格中解民忧,在网格中促和谐,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一人搞定,一气呵成。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延伸到每家每户,及时了解到村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区”和“真空”。

网格管理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乡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后,乡村治理工作由以前的专人单项、一岗一责变为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网格责任人包揽了责任区内的各项事务及信息采集、登记等多项工作,实现了“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有问题及时发现,有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有需服务及时到位”的管理新局面。

 

三抓技术重实效,打造一个智慧联动的信息平台 

青秀区物华天宝,87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活着112.43万城乡居民,其中7.34万人就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如今走在青秀农村,看到日月还是那个日月,但山川已不是那个山川了。放眼望去,山清水秀,屋舍俨然,遇到的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在外谋生经年未回的乡亲,一踏入村庄就感觉恍如隔世。

日新月异的青秀农村,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广大农民的勤劳智慧。此外,利用科技手段对乡村进行综合治理,便是青秀区的第三大动作。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为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按照“实体、实战、实效”要求,促进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与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三网合一”。坚持将网格作为基础单元,将最新科技、最强资源向网格延伸,并在网格融合,不断打造升级以“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式服务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推动城乡结合部、农村公共区域、村屯重要交通路段、高铁沿线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各行政村治安复杂重点区域安装“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探头,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配置。目前已累计配置了1863个监控探头,初步实现了监控无盲点。同时,探索扶持措施,鼓励农民自建视频监控并接入村级综治中心,扩大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覆盖面,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管控信息化水平。

去年6月的一天,青秀区伶俐镇石塘村排东坡留守儿童发仔到了饭点还没有回家,焦急的杨奶奶急忙找到村支书帮忙,村支书立即通过村里安装的监控,很快找到了发仔。

“有了监控摄像头,在家也能看到西瓜地里的情况,不用时时守在那,方便多了。”长塘镇五合村60多岁的陈大伯一边用手机查看他的西瓜地,一边说道。为帮助瓜农提高工作效率,村政府为瓜农们安装了“地头千里眼”,瓜农们在家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实时查看视频监控画面,即使是出门在外,瓜地依然在眼皮底下。

“千里眼”对于村里的工作人员巡察处理村里的情况那更是轻松自如了,“监控巡察中如果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立即前往处理,从发现情况到处理情况,几分钟的事情。实时监测,及时处置,这样的效率,放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五合村的村干小刘如是说。

有的村屯,年轻人还利用政府搭建的智慧联动信息平台来进行本土创业,比如直播带货,这样的“新鲜事”更是让老一辈村民看得一愣一愣。在青秀区一些农村,手机成了新农具,网络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为了新农活。智慧联动的信息平台,在青秀区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写了浓重的一笔。

 

四抓整合激活力,建设一支专业精干的调解队伍 

都市里的人左邻右舍少有交集,虽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乡村则不然,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人情味很浓,但也正因为如此,家长里短、磕磕碰碰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如果处置不当,有时还酿成大矛盾,影响很不好。

针对这种现象,青秀区打出第四个动作——建设一支专业精干的调解队伍。

青秀区根据社情民意,统筹协调群防群治多种力量参与调解工作,联合信访、公安、法院、司法等专业智囊团,分别建立镇、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打造专业精干的调解队伍,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充分发挥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调解人员大都来自乡村,土生土长,了解风俗习惯,通晓乡土人情,调解起来接地气,通人心。青秀区经过培训,要求这支队伍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了让这支队伍更有法律底气,青秀区又在所有镇、村(社区)配备44名法律顾问,如此一来,各种力量都被激活、被整合了。

除了防微杜渐,还要未雨绸缪,治初病莫若治未病。为此,青秀区又下大力气,织就一张覆盖所有农村基层的矛盾纠纷信息排查网,让苗头问题早消化,重点对象早转化,敏感时期早预防,矛盾纠纷早处理,全面实现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  

据统计,今年以来,青秀区辖区各镇、仙葫开发区网格事件上报总数为336条,办结335条,办结率达99.7%;通过网格排查上报矛盾纠纷事件62条,办结62条,办结率达100%;辖区内全年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发生,一个人人称颂的“平安青秀”就这么打造出来了。

青秀区创新推行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越来越彰显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城乡两条腿一长一短、一粗一细的差距正在一天天缩小,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的那个“完美青秀”目标正日走日近。

[责任编辑:龚成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