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郫都区探索“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新路径

2021-10-29 16:12:19 来源:本网专稿 

成都市郫都区选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方向,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目标,坚持“贴近企业发展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效率”,按照“政府给政策、大企业给机会”的多元协作模式,通过功能性项目招引培育,引导先进要素协同聚集,形成了龙头企业原材料、设备、备件“半小时”配套圈,带动一批产业链中小企业,创造了一批就业机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大企业领跑、中小企业跟跑”的联动发展格局。

截至9月底,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从不足15%提升至32%,在研发和供应链等环节支持带动中小企业93家,攻克技术难点98个,创造就业机会10160个,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7048人就业。

制定产业配套图谱 推动融通发展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龙头企业需求,以项目招引培育为路径,做实做优产业配套,艾宇光等48家本地中小企业为京东方、华为、富士康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创造就业岗位1325个。

一是打造关键产品半小时配套圈。成立专业团队,科学研判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围绕敏感要素开展行业分析,提高项目研判专业化,新签约引进嘉捷通、台州天盛等配套项目25个。落地软通动力西南总部,可为华为成研所承担超过50%的软件服务外包量;亚通达科技为京东方提供超过60%的SCF复合散热乃膜/OCA光学胶;艾宇光西南总部生产基地可为华为MATE系列、WATCH系列提供超过30%供应量的玻璃盖板研磨成品。

二是推动设备本地化生产。精准引进上海昕东、拓米国际等新型显示国际贸易类企业,实现原材料、备件、设备由进口到本地化生产。上海昕东将光学检测机、激光切割机等产能落地郫都,可有效服务京东方B2、B7、绵阳B11和重庆B12。

三是精准培育产业链企业。建立动态调整的细分行业企业培育库,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32家企业入选全市新经济梯度培育计划。频岢微电子获得融资1.4亿元,封装线形成1000万颗/月产能,创造就业岗位27个。

搭建创新支撑平台 促进协同创新

聚力发挥双创核心区菁蓉镇引领作用,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5G通讯三大主导产业,搭建高质量双创平台,做实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

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发挥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国信优易、中国网安、中国电信等合作共建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29个,孵化培育智达万应等中小企业87家。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向入孵企业开放数据资源、可视化模块、区块链平台和供应体系,培育迅鳐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7家,带动693人创业就业。

二是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聚力整合TCL、联想等大企业产业生态圈资源,打造蜂鸟智造共享中试基地,构建设计开发、产品验证、初试、中试和量产一体化服务体系,解决初创硬件企业制造平台缺失和供应链脆弱等行业问题,为84家科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带动近300人创业就业。

三是搭建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建设拓米应用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已攻克技术难点98个。拓米应用技术研究院引进70余名日韩籍行业领军人才,围绕以AMOLED为代表的柔性显示技术和铰链开展研发,取得发明专利26项,3D玻璃盖板项目成功产业化,提供就业岗位680个。

精准匹配资源要素 营造共荣生态

紧扣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要素需求,精准匹配政策、载体和资金等关键要素,不断完善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良好生态。

一是精准匹配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兑现稳岗补贴、社保和岗位补贴、发放失业保险金等就业惠企惠民政策9113.62万元,减税降费3.06亿元。制定《实施融通创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在房租减免、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予以扶持,目前已兑现扶持资金4978万元。

二是精准匹配载体资源。瞄准大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一核五中心N社区”创新空间布局,与成都市高新区创新“领导小组+执委会+合资公司”合作模式,共建1361亩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共建园区,落地华为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新型算力公共基础设施和赋能平台,首期签约考拉悠然、罗克佳华等15个生态伙伴。

三是精准匹配资金资源。贯彻落实《成都市郫都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建设“双创、知识产权特色金融功能区”的六条政策》,联合中航资本等行业龙头企业新成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基金2支,基金总数达3支、总规模达18.09亿元,已投资产业链中小企业7个。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