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

2021-10-28 17:09:04 来源:本网专稿 

商务部首份利用外资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2035年,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将成为跨国投资主要目的地

□中国改革报记者 明慧

近日,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商务部出台的首份利用外资发展专项规划。《规划》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强化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水平、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七方面,明确23项重点任务,提出具体举措,为未来中国利用外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发展的目标是:利用外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资大国地位稳固,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与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促进消费的联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为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更加积极作用。2035年远景目标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国际一流,成为跨国投资主要目的地,打造东亚地区的创新和高端制造中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孟华婷在商务部组织召开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及稳外资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确保完成全年稳外资目标任务,同时为明年的稳外资工作打好基础,商务部将对上述目标采取针对性举措。

利用外资进入新发展阶段

谈到此时出台外资“十四五”规划背景时,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自2003年组建以来,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已连续发布4份商务发展五年规划。4份规划中,利用外资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5年,我国利用外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专门编制发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是商务部出台的首份利用外资发展专项规划,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开放新要求。宗长青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外资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主体,已占全国各类企业总数约2%的比重,创造了全国约2/5的对外贸易、1/6的税收收入,直接或间接拉动了1/10的城镇就业,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出台《规划》就是力争在新发展阶段更好利用外资,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服务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定位。外资企业经过多年在华发展,不仅已经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而且具有联通内外的优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据统计,在我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中,外资企业数量占比约1/6,贡献了近4成的进出口,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占比分别约5成、6成,有力联结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谋划外资工作新目标新任务。“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利用外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有新的发展变化。在综合分析这些新变化的基础上,商务部认真梳理新时期利用外资工作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发展方向、工作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从而推动利用外资在新发展阶段发挥更大作用,为新时期利用外资工作提供指引,为外国投资者投资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为稳定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的预期和信心提供支撑。

四方面鲜明特点贯穿始终

《规划》对利用外资作出新部署。总体上看,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四方面的鲜明特点贯穿始终。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23项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是: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重点领域准入门槛,持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方面,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外资区域布局,拓展利用外资国别地区来源;在强化开放平台功能方面,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提升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在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水平方面,健全外商投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发挥投资促进合作机制作用;在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方面,完善外商投资管理法律制度,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和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方面,全面保障外商投资公平待遇,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在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构建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加强国际投资议题交流合作,推进多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规划》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坚持稳总量优结构,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坚持服务稳链固链,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据孟华婷介绍,为确保完成全年稳外资目标任务,同时为明年的稳外资工作打好基础,商务部将采取有针对性举措:在扩大开放方面,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加快修订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在投资促进方面,将发挥第四届进博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加大投资促进力度,争取有更多参展商变为投资商;在平台建设方面,将发布新版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强化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型经济导向;在加强服务方面,将加强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推动一批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一批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一批在建项目尽快完工投产;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不符的规定,继续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稳外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实现了较快增长,成效明显好于预期。但当前稳外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宗长青表示。

数据显示,全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引资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引资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引资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1月~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折合129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这是近10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二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引资实现“双增长”。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2.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扭转连续两年同比下降态势,增长1.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9.1%。三是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899个,同比增长56.6%。四是开放平台引资带动作用明显。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31.9%、386%。北京等5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地区服务业吸收外资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34.1%。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7%。

宗长青坦言,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招商引资跨境活动不便,既难“走出去”,也难“请进来”,线上招商成效有限,一些外资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放缓。另一方面,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受疫情以及个别国家“脱钩”“筑墙”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度重塑,跨国投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等趋势,而且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此外,从国内看,我国土地、资源等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不断增加,传统比较优势弱化。

但宗长青也强调,中国吸收外资仍有不少有利条件,如全球跨国投资显现反弹趋势。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商在华投资预期和信心持续稳定等,也为之奠定良好基础。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3.3%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美、欧、日等外国商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近2/3的美资企业、59%的欧资企业和36.6%的日资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吸收外资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如无特殊情况,全年吸收外资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按美元计有望超过1600亿美元,实现稳定增长,能够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宗长青说。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