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问题日益突出。北海市银海区作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广西4个改革试点县(区)之一,以清产核资为重点,厘清资产权属,分步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银海区44个改革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均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初步实现“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转变。
“分步”明确操作程序,确保合法合规
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折股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4个程序分成“6543”个步骤有序推进,确保每个步骤都合法合规,避免产权确权不清问题。清产核资按照资产清查、核实登记、公示确认、层层审核、录入系统、数据上报6个步骤开展;成员身份确认按照出台办法、摸底调查、确认身份、公示公开、成员登记5个步骤开展;资产折股量化按照出台方案、股权设置、资产量化、登记造册4个步骤开展;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制订章程办法、召开成立大会、办理登记证书3个步骤开展。
“分类”抓好关键环节,确保归属清晰
按照每个镇、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是抓好清产核资。聘请第三方公司协助开展清产核资,以村(组)为单位厘清资产权属,逐笔逐项登记集体资产,以村级会计账目和镇财政所会计账目为依据,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固定资产有原始凭证按原值登记,无凭证则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区、镇两级联合第三方公司层层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二是抓好成员身份确认。在摸底时将人员分为“可确认”“待确认”“不确认”三类人员,“可确认”和“不确认”人员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确认,“待确认”人员提交申请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确定。提倡“宜宽不宜严”的成员身份确认办法,各村综合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集体累积贡献等因素来民主协商确认成员身份。三是抓好资产量化。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将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量化到本村成员,无经营性资产的村则实行“确股不确值”,先固化成员,设置虚拟股,待以后经营性资产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资产量化。四是明确股权设置。提倡只设成员股,不设集体股,为避免人员增漏可增设机动股。目前绝大部分村只设成员股,成员股以基本股为主,分为基本股、福利股、劳龄股等。提倡户内“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新增人员通过户内分享按章程或办法取得成员身份和份额的静态管理模式,采取哪种模式则由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
“分层”建立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改革
一是“一把手”领衔推进。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区、镇、村三级主要领导挂帅,挂图作战,对表推进。二是工作组“联村包组”。区、镇的科级、副科级领导联系44个村(涉农社区);镇村干部采取“一包一”“一包几”“几包一”等形式挂包辖区内597个产权单位,确保所有产权单位(村、组、自然村)的挂包全覆盖。三是组建驻村指导组。指导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联村领导及下乡工作组组长担任,成员由下乡工作队员组成, 以各村(社区)为主体产权单位,由驻村指导组及村(社区)共同完成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四是实行通报制度。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各级政府、部门年度绩效考评,定期开展督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