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四川经验”

2021-10-22 11:44:17 来源:本网专稿 

2018年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推广,2019年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2020年九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推广复制


□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进

□ 何子蕊 朱婷

日前,一则“川大华西医院获捐1个亿”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其中,引起广泛热议的却不是捐款数额,而是捐赠者刘进,他是一位医务科研工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中心主任,这1亿元是他一年多来从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个人奖励……

“不愿转”“不敢转”“没有好的成果可转”是多年来人们公认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难以逾越的三道“关隘”;而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是当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年来,四川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难题,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涌现出了许多像刘进这样敢为人先的典型案例。

探路:实现“三个转变”

四川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是从当地一所部属高校的个案尝试开始的。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康凯宁,就是这条道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西南交大将一件专利的专利权由学校享有变更为完成专利的教授团队与学校共有,经第三方机构评估作价550万元,按4:6入股成都某企业。其中,教授团队持有其中60%股权。

近8年来,这项专利转化项目共计发工资及完成税收达1000万元,教授团队获得分红达100万元。成果转化是成功的,但过程并不容易,仅成果从“作品”到实现“产品”化历经4年多时间。“难、太难了!”“真是太不容易了!”……作为转化“操盘手”的康凯宁对此尤为感慨。

事实上,康凯宁所说的“难”是能够理解的,并且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学校将职务发明的所有权由单位所有变成了单位与职务发明人混合所有,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而且在科技界都会受到非议。

在当时,我国《专利法》中第六条第一款明文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2015年修订的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虽已明确“将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下放给单位”,但同时也规定了“不得变更其权属”。因此,突破这些限制,需要承担不少压力和风险。而最终之所以取得成功,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和四川省的改革创新突破密切相关。

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将四川确定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赋予其依托科技创新等先行先试权利;2015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明确,在全省包括西南交大在内的部分高校和院所开启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权属改革试点;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为“国家探索”……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创新,使此项改革驶入“快车道”,四川科技成果转化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2010年~2015年,西南交大只有14项专利得到转化。涉及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西南交大九条”出台一年间,全校超过164项职务发明专利分割确权,成立了8家高科技公司。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领衔研制的新冠疫苗等21项非专利技术,经确权后评估作价5.12亿元。如今,生产的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正申请紧急使用。

“以前,科研人员宁愿将专利成果‘束之高阁’也不愿拿来转化。改革后就不同了,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前、甚至搞科研前就吃了‘定心丸’,改变了过去‘不愿转’的现象。”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实现了职务发明专利从“先转化后奖励”到“先确权后转化”,从单纯国有到“单位、个人混合所有”,从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到“三权+成果的所有权”等“三个改变”,为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突破:激发内生动力

“1亿元,不是个小数目。我从事研究和成果转化20多年了,也要退休了,希望这笔钱能让更多的人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在今年9月28日四川大学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刘进如是说。

作为中国麻醉学科的领跑者,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进和团队已申请的发明专利占中国麻醉药物研究与开发相关发明专利的12.17%。去年6月以来,仅“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超长效局麻药”两项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总金额就达7.5亿元。刘进获得1亿元奖励,就是川大华西医院根据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政策和制度创新而制定的激励机制“华西九条”计算而来的。

四川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唐文金说,“四川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以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活力,用改革关键一招解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构建新的利益机制。”

事实的确如此。据记者了解,四川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权属改革探索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和障碍,其实不是“不愿转”,而是“不敢转”的问题。这是因为职务科技成果目前仍属于登记在册的国有资产,不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开展此项改革时,不敢直面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

为此,四川省在改革试点中十分注重用好用活改革“关键一招”。一方面从政策和法治着力,比如,修订《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为转化“铺路”;另一方面从制度创新入手,比如出台《关于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给予“免责”。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现突破,改革经验逐步从四川走向全国。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将四川“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经验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推广;2019年,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对“四川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典型经验做法激励通报,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2020年,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将四川经验在全国推广复制,第一批选择在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试点。其间,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冠以“科技小岗村试验”的响亮名号。

四川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对于国家的贡献,尤其对于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四川对此却并不满足,随着改革试点面的扩大,因担心“秋后算账”而“不敢转”的困扰依然存在且愈加凸显,亟须对症下药、予以根治。

“正按计划出台的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就是其中一剂‘良方’。”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包括“形成职务科技成果退出或部分退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清单,不纳入国有无形资产清单管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不上缴国库”等九条主要内容。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让科技成果早发现、转化早实现、造福于民。

纵深:再蹚一条新路

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四川共有45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完成分割确权634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吸引投资近70亿元。虽然成效显著,但与该省丰富的科教资源相比较,尚有明显反差。

究其原因,记者走访了科技界专业人士,一个普遍看法是,科技成果不仅仅是“不愿转”“不敢转”,而是“没有好的成果可转”,归根结底是研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比如,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平均占总体研发投入为78%,而四川只有57%,而且科技成果“外溢”现象明显。

“补齐这些‘短板’,重点还是要回归到激活各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上来,在前期实践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全力做改革‘后半篇’文章,重点探索‘先中试后孵化’模式,构建转化新格局,形成更强改革综合效应和更多终端转化成果。”四川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不断加大“中试”熟化支持力度,明确提出对新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平台,省级财政按平台总投资的30%、最高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省级财政今年安排8亿元,对中央在川和省内各类研发机构、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激励。着力破解“没有好的成果可转”等现实难题,希望在全省形成一种导向、构建一种制度,激发根本生产力。目前,全省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已增至473家。2020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249亿元。

今年6月15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专章提出要深化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2.0版”。

“让中国第二个‘小岗村’品牌在四川树起来!”近日,四川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7项新谋划启动的重点改革作出专题部署;“科技小岗村”原点所在地西南交大已向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提交了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改革等两个全面创新改革“揭榜”任务实施方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创新再蹚出一条新路,全省已经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