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行44948列 中欧班列保持高位运行

2021-10-21 04:15:53 来源:本网专稿 

国家发改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带一路”、特色小镇最新进展,回应就业、托育、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热点问题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回应就业、托育、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热点问题。中国改革报记者 高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 实习记者 陈荟词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一带一路”、特色小镇最新进展,并回应社会关注的就业、托育、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问题。

中欧班列连续17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给出一组数据,9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269列,运送12.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6%,综合重箱率97.6%,连续17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1月~9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1,299列,运送10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9%、37%,综合重箱率97.9%。截至2021年9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4,948列,运送货物405.7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02万件,共计10万吨。

同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新进展。9月23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宣布新成立信息技术产业联合工作组,签署5份合作文件,并宣布签署3份企业间合作协议,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目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孟玮介绍,瓜达尔港已具备全作业能力,瓜达尔职业技术学校竣工;萨希瓦尔、卡西姆港等电厂发电量达巴方全国电力供应1/3,默蒂亚里-拉合尔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成投用,改变了巴电力短缺状况;巴首条城市轨道交通拉合尔橙线项目竣工通车并实现商业运营,“中巴友谊路”喀喇昆仑、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竣工并通车;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举行开园仪式,开创了产业合作新局面。

孟玮表示,下一步,中巴双方将落实两国元首的指示精神,以中巴建交70周年为契机,紧扣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务实推动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运行。

今年前9个月新增就业1045万人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精准发力,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表示。

在城镇调查失业率方面,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5.5%左右,今年前9个月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9月份为4.9%,是2019年以来的新低;在城镇新增就业方面,年初确定的目标是新增1100万人以上,前9个月已经完成1045万人,占年度任务的95%。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冲击,我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总的来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哈增友说。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青年就业压力有所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好于往年同期,16岁~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8月份以来连续2个月明显回落。”哈增友回应青年就业问题。

哈增友表示,从就业本身来说,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稳定增长促就业、助企纾困保就业、聚焦重点稳就业三件事。”哈增友表示,针对青年群体就业要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就业,围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建好双创示范基地,办好双创活动周,用好创业担保贷款,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三是紧紧瞄准市场需求,持续提升青年群体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储备,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岗相适,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支持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

“从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卫生健康委启动实施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支持和引导城市政府系统规划建设托育服务体系,两年陆续带动新增建设16万个普惠托位。”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同时引入金融机构强化融资支持。

欧晓理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卫健委等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压实地方责任。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与卫健委一起指导各地基于当地人口实际,将“每千人口拥有4.5个婴幼儿托位数”的指标逐年分解到位。同时,督促各地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

二是加强投资引导。继续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

三是做好示范引领。大力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以城市为单位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四是支持多元发展。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社区托育点建设形成托育服务网络和体系,引导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做两件大事,一个是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一个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欧晓理介绍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建设若干个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以临床医院为牵引,调动聚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等方面力量,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二是围绕“大病重病不出省”的目标任务,通过支持高水平医院到各省建设分院、分中心并实现同质化的方式,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22年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范围的规划布局,“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推动群众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基本在省域内得到解决。

三是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任务要求,支持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模式,向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市输出,以省为单位网格化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坚决清理清单外“特色小镇”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推动《导则》落地实施,从四方面提升全国特色小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全面施行“一张清单管到底”。指导各省份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管理机制,纳入清单的应具备《导则》提出的基础条件,建成后应达到《导则》明确的各项指标要求,同时根据情况对特色小镇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清理清单外“特色小镇”。对此前已建设或命名的特色小镇进行全面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清理或更名,特别是对虚假虚拟的“特色小镇”要坚决清理,撤除宣传内容、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切实防止清单外的单体项目命名为“特色小镇”。

三是确保清单内特色小镇严守底线。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监测监督监管,对违反“五条底线”的行为限期整改,对性质严重的抓紧清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做到“零容忍”。

四是合力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媒体客观公正报道,宣传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案例,树立正面先进典型,防止混淆概念和不实炒作。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