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旅游+”效应 打造脱贫攻坚“强引擎”

2021-09-29 11:37:05 来源:本网专稿 

重庆万盛经开区立足地域、文化、旅游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全域旅游,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旅游扶贫新路子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在整体推进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立足地域、文化、旅游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全域旅游,充分释放“旅游+”乘数效应,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12户6298人已经全部脱贫越线,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为零,返贫率为零,脱贫攻坚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主要做法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助推脱贫攻坚“强引擎”

坚持全域布景,搭建产业扶贫载体。制定实施《万盛经开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城、四区、三带”全域旅游布局,即山水运动休闲城,精品养生度假区、农旅融合示范区、民族风情旅游区、边城文化体验区,康体养生度假带、乡村旅游联动带、民俗文化体验带。高质量开发景区景点,提档升级黑山谷、万盛石林等5A级景区,梦幻奥陶纪、青年汇巅峰乐园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建成投用,全域建成景区景点30余个,基本实现镇镇有景区、贫困村村村有景点。充分发挥景区景点经济带动作用,有效带动景区周边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织密旅游交通网,累计建成旅游公路近200公里、“四好农村路”1093公里,修建特色公交站点78个、观景平台70余个、休憩站45个,开通旅游公交线路53条,行政村、旅游景区景点通公交率达到100%。升级改造水电气信等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板辽水库及鲤鱼河引水工程,天然气实现村村通并入户度假区,建成A级以上旅游厕所204座。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实现全区公共场所、度假区、景区重要节点免费WiFi全覆盖,开通旅游交通广播,上线运行全域旅游全景地图和万盛旅游轻应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网187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20余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0%,完成农村改厕17,125户、覆盖率90%。

多措并举发力,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以参与性体验产品为卖点,策划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余条,举办凉风国际塘钓积分赛、“凉风鱼”千人宴等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制定旅游民宿发展奖励办法,带动村民发展特色旅游民宿、农家乐等713家。开展旅游行业扶贫培训,带动贫困户创业46户。

开发旅游商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农旅融合,加速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精心培育特色旅游农产品品牌。打造现代农业园区4个,发展茶叶、猕猴桃等五大特色产业10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小微企业800余家。开发旅游农产品27个,其中“三品一标”产品15个,推出系列“万盛好礼”,竭力发展“后备箱”经济。建成本地电商平台,推动主要酒店、民宿、农家乐上线携程网,实现区内旅游商品和旅游产品线上订购。2019年,万盛共接待游客251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6.9%。

精准施策“造血制氧”,乡村旅游谱写脱贫新篇章

万盛经开区优先在贫困村布局旅游产业,以万东镇五和村五和梨园、关坝镇凉风村凉风梦乡渔村、石林镇庙坝村梦幻奥陶纪为代表,全区7个国家级贫困村均建成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推动“贫困村变景区、贫困户变旅游从业者”,实现贫困村整村脱贫。

万东镇五和村——梨园唱出精准脱贫幸福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五和果”“五和鱼”等多个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果园约2000余亩,建成清水鱼塘600余亩,打造清水鱼垂钓基地2个、蔬菜种植基地约300亩、蔬菜大棚基地1个,培育养鸽大户3户。深入挖掘“梨”文化,举办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累计吸引游客68万人次,累计实现综合收入约2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9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980元增长到2019年的15,984元。

关坝镇凉风村——梦乡渔村圆了脱贫增收致富梦。打造“微企创业梦乡村”项目,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整合扶贫、水利、农综等项目资金和政策,全力推进旅游扶贫。成功打造乡村旅游景区凉风梦乡渔村,完善配套设施,建成莲花洞湿地、追梦迷宫等娱乐项目27个,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河三区四梦”乡村旅游景点。制定“梦乡村”微企创业专项扶持政策,推进果蔬产业、生态渔业、休闲度假、餐饮服务等业态发展,全村创办微企170余户。截至目前,接待游客132万人次,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13,500元。

石林镇庙坝村——网红景区旺了人气、鼓了群众腰包。引进公司投资3.5亿元开发建设梦幻奥陶纪,打造“世界第一天空悬廊”“悬崖秋千”等游客参与体验类高空挑战项目,成为全国十大网红景区之一,实现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近600个,带动村民通过旅游企业就业、发展民宿农家乐创业等,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6839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46元。

推动旅游提质升级,持续走深走实旅游扶贫路

优化提升旅游发展载体。深入落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旅游潜力,推进“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打响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全球活力城市。提升打造黑山谷、万盛石林等核心景区,不断壮大“百万游客俱乐部”。加快黑山·万盛之眼、火电博览园等景区景点建设,推进景区创A行动,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旅游目的地体系。

完善升级旅游基础配套。推进旅游环线公路建设,提高交通干线与旅游景区畅通水平。实施旅游公路景观绿化改造,对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提升和设施完善。推进鱼子岗、白花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基础配套升级和环境整治。提档升级住宿餐饮产品,大力发展经济型特色酒店及特色民宿。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景区、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升级智慧旅游软硬件设施,加快打造“一部手机游万盛”智能系统。

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完善“1+3+N”旅游综合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推进旅游市场秩序监管常态化和治理长效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旅游企业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抓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举办旅游行业专项技能培训和竞赛,提升旅游从业者能力水平。提升景区导游讲解、餐饮住宿服务水平,建立消费服务评价反馈机制,打造良好旅游消费环境。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

经验总结

旅游扶贫是一项长期工程,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改善民居环境和社会风貌,不仅从金钱、物质等方面对贫困地区予以帮助,还从带动地区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就业的“造血”扶贫方式上“授人以渔”,让贫困地区在脱贫之后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品内涵、特色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旅游产品缺少内涵、没有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从而缺乏游客吸引力。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下一步,万盛经开区将建立健全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广旅游发展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新模式,探索拓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途径,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利用资金、技术、土地、房屋等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企业等获得收益。支持乡村升级改造闲置农房,发展以乡村民宿改造提升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并直接参与经营实现增收。强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夯实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旅游+”融合发展优势,拓宽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

(本专栏稿件由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提供)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