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丰南区:建立“五项机制”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2021-09-23 13:01:03 来源:本网稿件 

□ 赵雪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师队伍优化和质量提高的根本。近年来,唐山市丰南区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师资引进、能力提升、师德培树,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实施“五项机制”,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进得来

构建师资引进长效机制

丰南区把师资队伍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建设,建立“退一补一、人人有编”的师资引进制度。以青年优秀人才入手,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尤其注重双一流院校、双一流专业毕业生的引进。2020年,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专业毕业生占校园招聘人数的48%,达到由“补充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此外,还开展社会招聘广纳人才,推行“定乡镇、定学校、定学科”的招聘办法,建立新教师服务期制度,规定三年不得调离定向学校、六年不得调离农村学校。全区中小学全部配足配齐了音体美、英语等教师,学科专业对口率达到100%,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结构性缺员的问题。

留得住

创新教师绩效改革机制

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动,坚持厚爱和严管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三个倾斜”制度。向班主任岗位倾斜,根据学段及班容量,将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提高到每月400元~800元。另外,在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等量化赋分中,再提高分值的权重,增强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向一线教学岗位倾斜,加大一线教师绩效奖励力度。目前,一线和非一线教师间年绩效奖励差距为2.6万元;向农村教师岗位倾斜,在严格落实乡镇补贴的基础上,每年投入100万元特岗资金,重点用于补贴边远农村教师。其中,班主任的标准上浮15%,鼓励教师扎根农村、乐教善教。

据介绍,为了有效遏制一线向非一线的逆向流动,停发了32名由中小学调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非一线岗位教师的绩效工资,并执行低聘两级岗位的约束措施。

转得动

完善教师双向交流机制

健全“规范有序、协同发展”的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打造城乡教育发展联盟体。创建了一所城区优质学校帮扶两所农村薄弱学校的“1+2”发展联盟体模式,实现师资互派、教研统筹、资源共享。实行领导干部异地转岗交流。参与转岗的校级干部,无论调入的学校是否满岗,均按原岗位等级进行聘用,保障了干部交流的有序进行。

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每年至少选派30名以上的城区优秀教师到乡镇薄弱学校任教,凡在受援单位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年终评优不受指标限制,直接定为优秀。同时,每人每月还可享受300元~500元的交通补助,打消了交流人员的后顾之忧。

教得专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丰南区以“专家导入、骨干示范、科研丰翼”为教师专业成长着力点,与国内名校合作对接,签约全国名师、邀请教育专家来区把脉会诊、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干部教师到人大附中、北师大附小等名校挂职学习,形成宝塔式连环带动培养体系。

积极承办国家级教学专项会议,把名师、名校长推送到国家级教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和同课异构,加强名校、名师网络课堂建设,开发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微课资源,培养更多、更优的学科教学领军人物。

整合名师工作室资源,每月举办名师巡回送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行“读书益智、课题引路、实践强技”计划,在研学实践中历练、挖掘教师内生蜕变能力,打磨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厚的教学理论体系,有力带动了全区教师由“经师”到“能师”的跨越。近三年来,全区有20余项教科研优秀成果在全国获奖。

干得好

践行教师荣誉激励机制

实施“评选牵动、典型带动、奖励推动”的教师荣誉激励机制。丰南区以锻造十名全国知名校长教师、百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千名镇乡教学骨干“十百千”工程为依托,每年遴选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参加国家、省市级荣誉评选和教学评比。近3年来,全区共有160余名教师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弘扬了坚守农村学校班主任岗位30多年的河北省最美乡村教师张天和、潜心教研爱生如子的省级名师张民等人员的先进事迹,以典型促整体,全区教师修身立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

区政府设立每年500万元的教师奖励资金,并召开专项大会,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等颁发证书并进行表彰,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十四五”期间,丰南区将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创新人才引入,打造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唐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