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重塑老工业基地辉煌的冲锋号角

2021-09-22 10:36:54 来源:本网专稿 

山东枣庄赓续“工业基因”,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走出一条深耕煤化工转型之路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刘念

枣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京沪交通大动脉的黄金中间节点,京沪高铁、京台高速、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作为我国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枣庄有着140多年的工业文化,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发行了我国最早的工业股票,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民族工业历史,“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之中。

重塑枣庄昔日辉煌,是枣庄人心中最为强烈的声音。站在枣庄建市六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今年3月,枣庄吹响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战斗号角。“回眸枣庄百年工业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积淀了深厚的工业底蕴,形成了齐全的工业门类,这是我们转型发展的最大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强市的最大底气。”枣庄市委书记陈平如是说。

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建市之初,枣庄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曾经一度走在全省前列,工业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由此确立,铸就了枣庄人的“工业强市”情结。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也面临着因煤而困的被动局面。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怎么转、如何转,成为摆在枣庄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一座老工业城市而言,传统产业亟须改变生产模式,技术改造则是关键。因此,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高端化工产业应运而生。枣庄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走出了一条深耕煤化工的转型蝶变之路。

枣庄市高端化工促进中心副主任刘修存向记者介绍,枣庄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考虑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条件下,精准部署4个化工园区产业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采取“一园一链”“一园多链”等模式,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集聚,加快形成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格局。

据了解,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以新型煤气化为核心,以甲醇、合成氨为原料的氨基、醇基两大产业链加快形成;薛城化工园区以煤焦化为基础的煤焦油深加工、煤气综合利用、苯精深加工三条产业链行稳致远,峄城化工产业园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化工园区,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已形成国内领先的特色水处理剂产业园区。

目前,化工园区共有省级创新平台6个、市级平台18个,泰和科技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启动“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引导化工产业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方向延伸。

枣庄市围绕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的思路,以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矿鲁南化工”)、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实施“建链、强链”工程,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夯实了“稳”的基础,加快了“优”的步伐。

今年上半年,枣庄市规上化工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在全市工业行业营业收入中占比30.8%,同比增长41.4%,实现利润超过去年全年利润总额(23亿元)14.8亿元。高端化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1%,高于全市平均1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高端化工产业将率先成为支撑支柱产业。”刘修存信心满满地说。

在兖矿鲁南化工的展示厅,技术成果及推广应用板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国家级成果22项、省级及行业优秀成果106项,多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新中国成立60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四次获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在技术应用分布图上,更是将自有技术转让给美国和韩国的企业,无一不在表明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觑。

在展示厅内,兖矿鲁南化工副总经理李志远指着陈列的拉链颇为神秘地问记者:“为什么现在的拉链拉起来很顺滑,不用加油了呢?”原来,秘密就在于拉链材质的变化。聚甲醛具有优越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性,用它制成的拉链就不存在“不好拉”的情况了。

“我厂从2012年引进韩国聚甲醛技术,但因存在先天的缺陷,引进后又用了5年的时间现场攻关,才将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聚甲醛使用范围很广,各种齿轮、轴承、龙头等,包括人造器官都会用到,目前,我们的聚甲醛产能居全国第二,我国彻底摆脱了聚甲醛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李志远自豪地说。

打造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工程

一条300米长的生产线,放入碳酸铁锂等原材料,经过搅拌—涂布—锟压—卷绕等多道工序,48小时后制作成锂电池。“这样的锂电池,可以通过PACK组装做企业个性化定制。”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勇讲起这套生产线无比骄傲,“我们生产的锂电池有储电量多、使用寿命长、可回收等优点,产品除供应国内中船重工、中通客车、中国联通外,还向美国通用电器(GE)、英国PK、德国BMZ等国外知名企业提供相关产品,产业链规模效应已初步显现。”

王勇进一步介绍:“我们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8项,发明专利获英、法、德、美、韩、加拿大、澳大利亚7个国家授权,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前列,一多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公司经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创新,产值增长了几十倍。”

今年以来,枣庄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积极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以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锂电产业发展优势,构建了全产业链条生态体系。

枣庄市能源局副局长刘明向记者介绍:“目前枣庄已形成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PACK组装、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推动枣庄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中材科技膜材料(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AGM隔板,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进口,成为亚洲最大的隔板供应商。同时,该公司还有自主研发的两项拳头产品覆膜滤料产品和液体滤纸,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六个轮子”是山东星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驾科技”)自主研发制造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品牌。在该公司的车间里,一辆辆小黄车整装待发,等待投入市场。这样的小黄车,在枣庄街头随处可见,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扫到一辆小黄车,非常方便。星驾科技总经理余小强说:“我们要打造5公里范围内更快更方便更轻松的出行方式。”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通过铺设智能换电站,形成庞大的智慧能源网络,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可以杜绝电动自行车入室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刘明坦言,“虽然全市锂电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链条还不够长,不够强。落实强链、补链思路,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星驾科技的加盟就是在锂电终端应用环节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吉利欣旺达公司、天能计划、超威集团等项目的落地,将助力锂电产业板块强势升级。”

目前,全市拥有锂电企业19家,已实现正极2万吨、负极4万吨、隔膜2.4亿平方米、电解液3万吨、电芯5GWH、拆解0.4万吨的产能。今年上半年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39.5%,高于全市26.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年底可完成20亿元的目标任务。

好消息源源不断地传来。8月9日,枣庄锂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纳入2021年度全国43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也是全省4个入选中的1个。8月13日,位于枣庄的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正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为CB计划认可实验室(CBTL),这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可以提供“一次测试,一张证书”的合格评定模式,实现“一证通全球”,为锂电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用新能源替代原来的传统煤电,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北方的锂电之都。”刘明坚定地说。

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春华秋实,一幅幅壮美画卷在鲁南大地展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枣庄必将立足实际,坚持抓重点、重点抓,坚决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进一步做强工业、做优产业、做大城镇,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勤劳勇敢的枣庄人民,正用辛勤的双手,描绘心中最美的家园。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