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黄山街道:以改革创新引领转型突围

2021-09-15 14:35:46 来源:本网稿件 

张玉笛 吕浩

大黄山街道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地区,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近年来,大黄山街道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三高两新”现代化开发区发展定位,坚持向改革要出路、找办法,初步蹚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升级之路。

面对负重转型的阵痛阶段,把匡正发展理念作为行动先导,凝聚改革共识、锚定改革路径,着力激发担当作为精气神。用新理念统一思想,直面发展空间不足、产业层次单一等现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用新目标锚定路径,统筹推进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领域改革,确定在新旧动能转换上领先、产城融合发展上争先、增进民生福祉上率先的“三先”导向。用新导向激励担当,着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迁征补、信访稳定“四个一线”锤炼队伍,非经济岗位人员占比降至25%以下,提拔使用人数占比增至35%以上,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

面对资源枯竭的现实处境,把拓展发展空间作为先决条件,注重低效盘活、推进存量创新,着力增强转型发展承载力。注重向“低效”要空间,大力实施低效用地盘活行动,盘活闲置土地32宗9000余亩,腾出土地近1.5万亩,有力保障了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突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先后完成夏庄、张庄、荆山等7个自然村征迁工作,新增存量建设用地10余件、24.4万平米。牢牢把握产业和技术变革新趋势,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力度,5.4万吨颗粒硅产能突破万吨级规模,瑞马科宝数字化车间等2个车间获批省级示范智能工厂。

面对转型出关的使命所在,把重塑发展优势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突出项目为王,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围绕“1335”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招引“1号工程”和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徐工履带吊、天通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成功签约,产业逐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聚焦“12319”空间布局体系,矢志不渝攻项目提速度,开沃新能源乘用车、徐工特机等3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设态势强劲。抓牢企业培育,大力开展“一对一”驻企帮扶,近三年新增“四上”企业64家,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0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

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形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支撑,聚焦服务保障、聚力多元融合,着力筑牢持续发展硬底盘。充分发挥高端平台集聚带动作用,综合保税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硅科技小镇等平台起势有力,运河北4000余亩征迁工作基本完成,大黄山独立工矿区入选中央预算支持名单。坚持以深化要素供给改革凝聚发展动力,铁路专用线、金港路东延等路网体系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成使用,要素资源加速集聚、高效组合。大力实施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推出一个专班、一个平台、一条通道、一条红链“四个一”服务保障模式,经验做法入选全市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大黄山街道坚定不移走创新变革、转型突围之路,做活了土地变革、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篇篇大文章,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从“初见成效”向“取得突破”到“塑成优势”的一步步变革。

[责任编辑:张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