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凝心聚力 提升镇江民生福祉

2021-09-10 14:46:05 来源:改革网江苏 

本网讯 9月8日,镇江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江市委宣传部召开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第七场),来自该市9家群团系统的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向社会公众汇报了各自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的项目、举措、阶段性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镇江市群团系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特有的群众凝聚力,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汇聚起全市各界的发展精气神,为将“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提供了磅礴合力。

市总工会立足自身职能,全方位关心关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关注职工食堂的建设和管理,重点解决“吃饭难,饭难吃”的问题;积极和人社部门紧密协作,指导市职工技协制定出台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等15项考务管理制度;争取省级资金100万元,投入专项经费50万,深化“求学圆梦行动”;共筹集各类帮扶资金538万元,深化各类帮扶活动,惠及职工28000多名。建立了劳模“1+N”帮带机制,61名农业劳模辐射帮扶300多户农民。

镇江团市委紧紧围绕党政所需、青年所盼,重点做好对事实无人抚养青少年、在镇高校大学生、重点青少年群体、一线青年劳动者、新镇江青年等5类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工作,成立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团队,明确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事项3个,开展实事项目13个,其中已办结2,另外11项按计划推进,年底前办结。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聚焦主责主业、倾听青年呼声、回应青年期待,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紧密结合,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质效。

市妇联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围绕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能定位,认真做好妇女儿童的暖心事。目前,已办结实事项目11项,还有1项9月中下旬即将完成。联合金融机构发放“巾帼荣誉贷”956万元,为36名创业女性解忧纾困。扶持巾帼新农人开设“田妈妈”田间课堂,26场培训为800余名妇女姐妹赋能。健全低收入“两癌”妇女数据库,摸清全市406名“两癌”妇女基本情况。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277场,受益近1.5万人。培育“妇女微家”330 个,以“微”力量发挥为妇女姐妹解压力、增动力、促文明新风的“大”作用。

镇江市科协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面对面·科学普及零距离”各类活动,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条主线,牵头负责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1项,“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2项,“学亚夫、做亚夫”先锋行动9项。目前,12个项目中6个项目已办结,取得了一定实效。大力实施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选树十佳科普惠农先进典型人物,依托利用科普惠农服务站平台,累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6000余人,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新技术16个,推广霞晖、锦园等农业新品种10个,推广大田数字农业建设等新模式5项,带动9000多个农户。建立完善产业科普矩阵。

社科联共开展“社科为民”实事项目15项。其中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项目5项,“学亚夫、做亚夫”先锋行动项目5项,党史学习教育“五新五百”活动项目5项。“五新五百”是我们社科系统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具体包括学习新思想百名社科专家说党史、融入新媒体百辑红色抖音“镇有料”、 培育新一代百场红色经典进校园、讴歌新时代百部社科作品讲故事、开启新征程百项社科成果助发展

   市文联积极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立足6700多名文艺工作者,聚焦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增进文艺福祉,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成效凸显。七一前夕,市文联派出文艺轻骑兵为安徽商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进行义务辅导,先后有三支合唱团、400余人次接受合唱公益训练,并全程参与商会文艺活动的策划、排练、演出和指挥等工作。市文联会同相关部门与中国摄影报社联合举办“程默杯”首届全国摄影作品展,用摄影家的镜头把镇江自然风光、城市风貌、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向全国。

   市侨联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侨界所需、侨联所能,打造“我爱侨家”工作品牌,用心用情用力为侨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8月底,已完成领办难题1项,办好各类实事9项。聚焦企业发展,开展暖企行动。开展“送法进侨企”活动,赴侨企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律师现场解答企业疑惑,提出意见建议。开展“侨界专家进丹阳”活动,邀请10多位省农业专家走进丹阳与20多位涉农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现场解答企业反映的问题。

市残联党组班子针对各种不同状况精神残疾人,创新开展了“居家照护服务,‘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服务,市级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寄宿式托养服务”,形成三位一体“全闭环”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新模式。今年5月份以来,市残联与镇江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五院)合作,探索建成了市级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首期为30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实施寄宿式托养服务,采取“医疗、康养、复能”结合,逐步让他们病情稳定,最后能够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目前,首批入托的30名精神残疾人综合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目标。

市红十字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办难题2个,已办结1项;推进实事项目5个,已办结3项;“学亚夫,做亚夫”博爱先锋行动7项,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在“七一”建党百年之际,向全市85名困难老党员送去慰问款物7.3万余元,为他们送去关心与关爱。同时助力疫情防控和河南水灾,接收并发放疫情防控捐赠款物87.2万元;采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形式,将应急救护培训送到基层。资金50多万元,建成博爱家园18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万余人次受益。

自7月26日至今,镇江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已经连续召开7场,历时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共有69家部门参与发布。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江苏中改资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各部门办实事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让老百姓第一时间获取发布会信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文/丁晨日 赵浥斐 图/文雯)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