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强力推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造贵州农业经济增长极

2021-08-18 16:23:12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 (曾平 田洪波)8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为有效推进贵州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会上,贵州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林业局局长胡洪成就《意见》的出台背景、亮点特色、目标任务、具体举措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

一、《意见》的出台背景

一是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林下经济属于生态低碳循环经济,是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推动贵州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是林业面临新任务。贵州省虽然已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名仍然靠后,存在收入不稳定、不持续的问题。当前,贵州省农业用地普遍趋紧,但林地空间广阔,在国家严控耕地“非粮化”的大背景下,将适宜在林下发展的种植、养殖产业从农地转移到林地上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三是政策迎来新机遇。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资源管理、放活林地、完善配套、强化保障等方面上进行了改革创新,有力地解决了过去发展林下经济面临的用地约束、支撑不足等问题。准确把握中央政策机遇,结合实际谋划发展路径,是推动贵州省林下经济提质升级的关键举措。

四是产业站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全省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2203万亩,产值超400亿元,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贵州省林下经济虽然存在着效益不高、竞争不强、品牌不响、支撑不足等问题,但问题点就是增长点,只要用足用好政策发展优势、林地空间优势、产品品质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持续把长板做长、把强项做强,林下经济必将成为贵州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意见》的亮点特色

贵州省是第一个在省级层面出台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文件的省份,是第一个将林下经济列为政府考核目标的省份,也是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之后第一个明确将林下经济作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省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贵州省林下经济实现了从地方探索到省级统筹、从松散无序到规范有序、从追求短期效益到谋划长远发展的根本转变。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意见》提出成立以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省级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林下经济发展重大事项。小组成员涵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改、教育、科技、工信、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农业农村、文旅、林业、投促、税务、金融等各部门,形成了全省上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发展合力。

三、《意见》的目标任务

《意见》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技引领、提质升级;改革创新、释放活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基本原则,围绕“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拓市场”,提高林下经济发展专业化、精准化、系统化、市场化、高效化水平。

到2025年,实现“双千一百”的目标,即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新增1000万亩(总规模达32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林下经济类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5家以上。

到2030年,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更加健全,产品供给、特色品牌、质量安全、竞争能力全面提升,良种选育、装备研发、科技人才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创建一批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四、《意见》的具体举措

《意见》通过构建“五大体系”的具体举措,探索贵州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

一是构建“四大业态、全链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林药、林菌、林花、林苗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到2025年,全省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达550万亩。适度发展林禽、林蜂等林下养殖业,到2025年,全省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达550万亩。积极发展野生菌、竹笋、林菜等林下产品采集业,到2025年,全省林下采集利用林地面积达800万亩。有序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康养业,到2025年,全省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达1300万亩。同时,在林下经济产品主产区建设产地初精加工基地,推进食品加工、林药产业、精细化工、动物饲料等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推进林下经济与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

二是构建“多元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有序推动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加强培育本土龙头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到2025年,使各类市场主体达到5000家以上。着力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制定完善各项标准。大力培育林下经济特色品牌,推进“贵”系列林下产品公共品牌创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强化产销对接服务,建设林下经济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引导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引导流通主体与生产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着力优化供应链条、拓展销售渠道。

三是构建“创新驱动、因势利导”的科技服务体系。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选育,建成一批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地、保护点,加快选育、推广适应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和栽培方式。要加强装备研发推广,围绕“轻便上山”、采摘采集、精深加工等重点环节装备开展联合攻关,在适宜地区开展“以地适机”试点。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推行林下经济良种良法、近野生栽培、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储藏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林科教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要壮大产业人才队伍,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脱产领创林下经济实体。

四是构建“科学配套、布局合理”的基础支撑体系。加大林下经济产业道路、灌溉、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其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并优先安排,到2025年,实现林下经济所有1000亩以上规模基地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全覆盖。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县域批发市场、商品集散中心、物流基地布局,引导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布局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骨干节点等举措,实现“织网、延线、布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质量建设,科学确定产业开发利用强度,严禁在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发展林下种养,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毁坏林木、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五是构建“机制灵活、监管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资源管理政策,允许利用二级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适当发展林下经济,科学调整抚育间伐强度,优先安排采伐指标。放活林地等土地流转政策,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允许通过租赁等方式有偿使用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用于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基地。落实配套用地政策,允许放置移动类设施或利用林间空地建设必要的生产管护设施、生产资料库房和采集产品临时储藏室等临时设施,在不破坏土地、生态和不影响地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利用林中空地,为森林生态旅游和康养建设构筑物。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给予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加工企业、创业人员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将种植、养殖、采集和初加工常用机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单位利用国家储备林40%以内贷款资金实施林下经济项目,健全林下经济产业贷款担保和保险政策。

五、贯彻落实举措

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快速度,也要蹄疾步稳,推动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再造一个贵州农业增长极。

一是成立专班合力推进。按照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林下经济工作专班,与发改、财政、科技、农业农村、科研院校等单位紧密协作,形成发展合力。制定林下经济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进林下经济大见成效。

二是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制定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指南,对承载力、土壤、坡度、密度、利用强度等指标予以规范。调查全省商品林、二级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潜力,为各地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开展林下经济大招商。充分用好东西部协作资源,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引进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引领性强、市场渠道好的行业龙头企业。成立政府投资基金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谋划林下经济项目,结合招商引资,按程序积极申报,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跟进投入。

四是着力打造示范基地。完善基地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基地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和质量安全标准。总结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高效化水平较高,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带动性强的林下经济典型案例,大力宣传推广,以点带面辐射全省林下经济发展。

五是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指导支持龙头企业、协会推进“贵”系列林下产品公共品牌创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推广使用,提高我省林下经济产品影响力、知名度。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质量监管,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着力解决当前林下经济面临的“产品高端、品牌低端、价格一般”的现象。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