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 教育培训不妨顺势而为

2021-08-09 16:37:32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袁琳

“去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忙着招人、搞直播、投广告,然而今年上半年,我们却是裁员、降薪,缩减业务部门,可以说是人人自危。”一位在线教育从业者谈起这一年来的工作经历,不免有些唏嘘。

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强调,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一石激起千层浪。“双减政策”公布后,上市教育公司股价大跌,一些重点教育机构开始裁员和转型,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因发布违法广告、无证办学、虚假宣传等行为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并处罚……

教育培训机构亟须转型,回归教育初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模式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价值,在用户和资本市场的热捧下,去年创下了超过550亿元的巨额融资。然而,经历了一年多的高光时刻,背后也伴随着乱象丛生,如何用好在线教育,使其在“双减政策”下“变”中寻“机”?这让整个在线教育行业都陷入反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此前表示,头部机构为了发展,在国家限制学科类培训后,转型是必然选择。但不论是转型艺术体育,还是科技、素养,都必须改变做生意的思维,更不能再炒“风口”,否则等来的必定是严格的监管措施。

与此同时,一些教育企业也开始积极寻求转型之路。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高途集团近日发文称,深刻领会“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守教育初心,坚守教育本质,坚守合规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秉承“科技让教育更美好”的使命,持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以赴。

无独有偶。7月底,猿辅导也正式宣布转型素质教育,并推出科学启蒙教育产品“南瓜科学”,南瓜科学业务负责人表示,“这是猿辅导第一个转型动作。”

事实上,“双减政策”落地之前,K12教育公司的转型之路就已开始。据了解,好未来发布“轻舟”品牌整合考研、语培、留学等业务,并宣布进军职业教育;新东方南京学校宣布上线素质课程,包括儿童美术课程和口才表达课;高途集团上线新版App,覆盖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等多类职业教育;网易有道则在大力强化成人职业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继续布局教育智能硬件,与华为联合发布“华为智选-有道智能词典笔”,成为首个可跨屏使用的教育硬件产品。

细读“双减政策”中有关在线教育行业的细则不难发现,虽然K12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基本被“驱除”,但此前曾经成为一时热门的“素质教育”赛道并不在打击范围内,而且政策对于在线教育模式也并没有太多约束。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在“双减政策”中对学科培训“精准监管”的同时,非学科培训则凸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在线教育与非学科培训的深入整合,或许将会是“双减政策”落地后对在线教育未来发展打开的“另一扇窗”。

监管虽有“阵痛”,有助行业良性发展

随着教育技术与方式的改革,早教、幼教、课外辅导以及职业教育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教育的焦虑感和竞争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最近火热的电视剧《小舍得》就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焦虑与内卷的困扰。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虽然此次政策及时给一些良莠不齐的课外班降了温,但依然消除不了家长的焦虑心态。很多课外班从线下挪到线上,大班课变成了小班课,家长们需要花更多金钱和精力去为孩子报小班课。

一方面是国家强调的减负政策,而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课补习有需求的家长。一位中学生家长向记者无奈地表达心声,“我支持国家这次对培训班的管理和排查,孩子们在本该探索世界、增加认知的年龄,却要坐在家里刷题、早出晚归上培训班,这一定是不正常的。但是,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只要有考试制度和分数存在,就一定会有补习的存在,这个是避免不了的。”

一些家长也常在家长群里诉苦,“虽然号称减负,但实际考试难度并没有下降,很多课内考试已经增加了课外的内容,家长不得不想办法让孩子多学、提前学。”

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仍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实际上,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从未间断,随着近几年多家教育培训企业登上资本市场后进行无序扩张,已日趋走向内卷化的教培市场受到更精准的监管成为大趋势。不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培训机构,此次的“双减政策”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阵痛期”,但从长远看,对培训机构合规化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作用,市场竞争回归理性,整个行业也将更加规范。

政策实施是“大工程”,需多方共同发力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明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政策,“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此次提出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但减轻学生负担并不代表没有作业。有专家提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关键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同时也要明确,落实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方案、深化课程改革、保障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业标准不降低,这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基础。

政策配套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实施。但目前“双减政策”实施起来的难度依然很大。实施不仅需要多部门联动,还需要常态化的监管。按“双减政策”提到的,需要拉网式排查,集中整治。有观点认为,虽然监管问责制度可以让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积极起来,但常态化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是一个问题,亟待解决。而且如果监控不到位,很可能“整治又是一阵风”。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同时,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进教育领域改革。此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支持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公办机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在7月例行发布会上,也再次就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等问题作出回应。

今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

一些教育界人士为此也提醒家长,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培训,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