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7月29日讯 7月27日至28日,由福建省发改委指导,三明市发改委和泉州市发改委主办,永安市发改局和林业局协办,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院陶瓷分院、协同创新院茶产业分院、协同创新院现代农业分院联合承办的全国首场“竹+陶瓷+茶+现代农业” 四个产业集群跨界协同创新对接会在福建省三明永安市成功举办。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成果推进处,三明市、泉州市发展改革委领导,永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对接会,省内外数十家具有代表性的笋竹加工企业、茶产业企业、陶瓷产业企业、现代农业企业等与会对接。
本次对接会充分发挥四个协同创新分院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上的对接优势,将福建推进乡村振兴中最具带动性和辐射面的竹产业、茶产业、陶瓷产业、现代农业实现常态化精准对接,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集群融合创新样板。对接会上举行了六项合作项目签约,充分体现福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最新价值趋向。
其中,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茶产业分院、现代农业分院、陶瓷产业分院四大产业创新平台联合签约,主动打破产业创新边界,在创新资源、项目策划生成、人才共享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引领了从单一产业向产业间跨界共赢创新的新模式。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竹老表家具有限公司、泉州市青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永安市红太阳大酒店等进行的项目签约,将竹家具装饰空间与茶产业体验旗舰店、陶瓷用品陈设实现了空间上、商业模式上的有机结合,抱团出海、共同开拓市场。公司深圳竹巢科技有限公司、中机数控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福建品匠茶居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迈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项目上签约合作,为传统竹、茶产业转型升级插上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翅膀。
永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浏佳在对接会上指出,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先后为永安和有关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策划生成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竹业招商投资、建设全国首个竹产业国家科技示范园区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作用,协助永安市申请立项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福建省“互联网+竹产业”区域化链条化试点项目、永安市竹产业双创示范基地、福建省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永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福建省竹材(笋)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区等多个项目,累计协助永安市争取到财政资金支持逾6500万元;直接为永安市争取民营竹业项目投资超亿元,带动产业新增产值近10亿元。另外,依托永竹院相继在永安市成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竹制品公共检测中心、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福建省林竹人才驿站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永安竹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将竹业打造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提供了专业化人才保障,已经成为全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的一张示范性名片。
张浏佳表示,永安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笋竹之乡。“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自古就与陶瓷、茶等相辅相成、关联密切,在永安举行“竹+陶瓷+茶+现代农业”协同创新对接会在永安举办,必将能更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向未来,永安市将继续坚持以文化振兴和品质品牌建设为竹业做优做强的抓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抓竹产业生态产品化、文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优质竹制品进入千家万户,让永安竹名片引领全国竹价值的发展方向,让消费永安竹制品成为新生活时尚。
本次对接会前,与会领导和企业专门对永安竹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和交流。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现场示范了推动竹产业创新的有关服务模型和服务模式,竹里家居、天昱竹工艺、华昌竹业、有竹科技等展示了永安竹产业最新的产品布局。通过现场考察,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一根根竹子经过加工、变身为茶室空间的生产制造过程,对于竹产业、茶产业、陶瓷产业的融通创新合作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据悉,福建竹产业即将超过千亿元产值,茶产业已经实现千亿元产值,茶器陶瓷产业正在迈向千亿元产值大关,福建这三个产业集群产值已经分别处于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本次对接直接为推动福建建设万亿元级乡村振兴产业集群赋能,对未来竹产业、陶瓷产业、茶产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孙广金 曹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