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光荣在党50年|杨正德:“如果眼睛还能看见,我真的还想……”

2021-07-26 19:33:09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7月26日电 在一张泛黄的贵州省镇远师范学校毕业证书上,19岁的杨正德扎着两个粗发辫子,面容稚嫩,眼神中却透着倔强。而如今,86岁的杨正德虽已白发苍苍,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杨正德的毕业证书)

由于身患眼疾,她看不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模样,只能靠触觉感受纪念章的轮廓;由于年事已高,她无法清楚地记得过往的桩桩件件,但每句话中都是浸润在骨子里的爱国爱党之心。

 

(几近失明的杨正德正在抚摸“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正心立德,镇远姑娘坚定地踏上信仰之路

“杨正德”,初见其名时,大家以为是位男党员。见到本人后才惊叹,竟是位可爱的老奶奶。其实,初中一年级前,她的原名叫杨淑仙。

“我觉得这个名字太过文气,就自己跑去民政局改为杨正德。”这个名字也是她对自己的希冀——做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

杨正德从小在镇远县城长大,性格活泼、爱好文艺,从小学到中师,都是学校文艺活动的“熟人”。新中国成立那年,14岁的杨正德整天背着个小腰鼓,课间抓紧练习,放学后就跟着宣传队四处宣传党的政策……

1955年,从镇远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原计划和爱人许坤凡一起去考大学,希望以此增长才干,为国家做贡献。

但那时国家处在解放初期,教育事业急需人才,当爱人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考上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学生时,她却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城关一小的一名语文教师。后又辗转一小、三小、大菜园小学、金堡小学、蕉溪小学等多所学校任教……1957年9月,热爱宣传、追求进步的杨正德终于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杨正德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如果眼睛还能看见,我真的还想再教几年书”

1990年的一天,杨正德正在教室上课,突然眼前一片漆黑……

因为视觉神经衰弱,杨正德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了一年半。之后,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治疗。杨正德心想:“去大医院就要去外省,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请长假又会耽误课程。”多番考量下,她回校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离开了她热爱的三尺讲台。随后6年,她辗转河南、广东、湖南等多地寻医问药,盼望着能早日治好眼睛,重返工作岗位。

儿媳刘梅说:“那个时候,只要听别人说哪个地方有专家可以治眼睛,她都会让我们带她去看。”直到1996年中旬,多位专家都诊断她为视觉神经萎缩,难以痊愈,她才决定接受现实,回到镇远。

“刚回来那几年,她总想回去上课,但是没有办法,眼睛看不见了。”刘梅说。

新世纪初,早已退休多年的杨正德几近失明,仅能勉强感受到光亮,但她依然坚持参加城关三小的党支部活动。后来年纪渐长,才很少去了。

城关三小的现任校长杨秀治说:“杨正德老师曾是城关三小的‘顶梁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初心。”

面对此评价,杨正德摇头叹息:“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如果不是眼睛的问题,我还是愿意再多干几年,我热爱教育事业。”

“我人都是国家的,一切都是国家的”

在儿媳刘梅的眼中,杨正德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过去学校举办活动,锦旗之类的物件必不可少,为节省开支,她都是自己出钱去买布料,自己踩着缝纫机加工。”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环境十分简陋,教学设备还很落后,试卷都由杨正德自己刻写。在儿子许学颖记忆中,妈妈每天上完课,照顾完孩子、收拾完家务后,总会拿出钢板,铺上蜡纸、拿上铁笔刻试卷。刻试卷有一定的讲究,力度要适中。轻了,油印时就会模糊、不清晰;重了,则会把蜡纸划破,油印时会漏墨,影响油印的质量和美观。刻写很费时间,一份试卷最起码要两个多小时。

试卷刻好后还需油印,通常要印100多份,因此杨正德经常熬到一两点,五六点起床又去准备第二天的课程。长期如此工作,眼睛过度疲劳,这也是导致杨正德几乎失明的原因之一。

 

(杨正德与儿子、儿媳)

50年代初,镇远县政府规划筹建医药公司,但迟迟没有解决用地问题。得知此事后,杨正德果断将自己处于县城中心地段、近200多平方米、带一个菜园子的祖宅,无偿赠送给国家。母亲不同意,她极力劝说母亲:“我是党员,我人都是国家的,我的一切都是国家的,先有国,再有家。”

后来镇远县发展旅游经济,政府将医药公司门面出租,每年收取租金150万元以上。有人说她傻,若当初没有让出土地,如今光是房租一年就是一百多万。

而杨正德依旧掷地有声地回答:“我是党员,我人都是国家的,一切都是国家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党中央首次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贵州省10万余名党员获此殊荣,杨正德正是其中一位。

“我们都80几岁了,党还记得我们,没有抛弃我们这些老的工作人员。感谢党,感谢国家。”双手缓缓抚摸“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杨正德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尽管看不见对面的镜头,但她依然挺直身、昂起头,眼神坚毅,一如19岁的芳华。(杨莉 粟银慧 刘昱霞 彭丹 杨转)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