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贵港海关聚焦企业实际问题,创新开展保税仓库“边进变出”监管改革试点,保税仓库货物周转效率大幅提高,铁矿石提取周期压减为10-15天,有效保障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链稳定。试点期间,共监管贵钢集团保税仓库进口铁矿石64.3万吨,同比增长67%;出库内销61.4万吨,同比增长60.3%,节约经营成本574万元。
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的大胆探索创新。2020年上半年,广西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反映其进口自用的保税生产原料铁矿石,在广东珠海高栏港口岸放行后,通过西江内河水路运输转运回贵钢集团公共保税仓库,因枯水期水位低限载,保税仓库货物入库周期大幅延长,最终延迟3个月入库,造成先入库货物在整批货物尚未完全入库的前提下无法领用,影响企业原料投入生产使用。贵港海关针对贵钢集团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决定开展试点、大胆探索,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允许进口大宗商品保税仓库货物“进多少用多少”,货物逐批入库后即可按需提取使用,畅通生产原料供应链,减轻经营压力。
优化监管流程,创新开展保税仓库“边进边出”监管模式。将大宗保税生产原料铁矿石“整进整出”监管模式升级为“边进边出”监管模式,海关、企业均无需投入高昂成本,仅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完善管理方式,即可帮助贵钢集团公共保税仓库比改革前增加虚拟库容20万吨。通过实行动态监管,保税货物运抵仓库后企业即可申请提离,生产原料实现按需随时领用,打通了保税仓库货物出库环节的“堵点”,有效解决已入库货物无法及时提取使用的问题,保税货物利用率大幅提高,有力保障了进口铁矿石的正常供应。
推行“分送集报”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保税仓库周转效率。为适应企业领料多批次、批量小、手续简便等生产特点,通过运用现有信息化系统金关二期保税物流管理系统,实施保税货物出库“分送集报”,进一步提升保税仓库周转效率,允许企业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随时申请领用已在库保税货物,并于次月5个工作日前汇总上月出库货物情况,集中办理报关缴税手续,确保企业生产原料供应链自主可控。同时,试点期间,海关对企业免征分批出库集中报关风险担保金2571万多元,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压力。
巩固改革成效,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做法。目前,各项改革措施试点机制已趋成熟,南宁海关已经启动铜精矿、银精矿等大宗散货保税流转模式研究工作,制定操作指引,计划年内在防城港、柳州、河池等地保税仓库复制推广,最大限度发挥改革效益,推动广西对西南、西北地区有色加工企业物流服务能力提升、为广西建设国际矿石物流中心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2021年,广西区内企业计划以“边进边出”模式保税进口铁矿石规模超726万吨,货值46亿元,分别增长30%以上;保税进口铜精矿166万吨,货值约339亿元,分别增长3倍、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