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讯 宁德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聚力扶持宁德时代等民营企业发展,创新实行“网格化”服务企业机制,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作风,努力提升服务企业精细化水平,累计协调解决各类企业诉求1077件,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样板区。
创新情况
划分网格片区,全员参与服务。本着统筹兼顾、相对均衡的原则,在现有城市社区管辖范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实际,划分7个网格片区。成立服务企业工作队,各网格片区分别组建分队,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不定期根据机构调整、人事变动动态调整挂钩服务关系,为服务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实效。出台《在“网格化”服务工作中建立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暨服务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一图一表三单”(诉求受理处置反馈路线图、满意度调查表、受理单、转办单、督办单)工作机制,形成清晰的企业诉求受理—办理—反馈全程流转路径,提高诉求协调解决效率,提升“网格化”服务企业满意度。
上线e企通APP,网上网下服务。2020年8月上线“东侨e企通”APP,形成企业诉求线上协调机制,企业可随时通过APP发布诉求,后台管理员根据诉求内容分发给相关单位要求限时办理,企业可实时查看办理进展并进行评价,实现网上网下服务企业,提高企业诉求收集精准度和协调解决效率。目前已有380家企业注册,协调解决企业诉求81个。
主要做法
细化分组落实走访工作。7个“网格化”服务企业分队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每月至少走访1次企业。为确保272家重点服务企业走访到位,各片区在分队内按挂钩领导初步分组,组内按成员单位进行再分组,明确每个单位的挂钩服务企业,每个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对接,形成“网格化”服务重点企业挂钩联络汇总表,初步构建出一张信息通畅、责任到人的服务企业网络。
线上线下宣传惠企政策。编印《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全力以赴防控疫情 助力企业共克时艰 政策汇编》,由各片区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分发宣传。成立政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上线优惠政策宣传微信公众号“东侨惠企”,累计发布政策资讯452条,为企业持续提供最新优惠政策资讯。
多措并举解决企业难题。通过部门联动、专题会议、政银企座谈会、现场办公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第七片区召开服务企业工作推进会,组织环保分局、税务局、消防大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集中讨论企业在环保、办税、消防等方面的问题,现场答疑,并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和宣传。多次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邀请数十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会,畅通政银企沟通交流渠道,深入探讨服务企业发展良策,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取得成效
化解企业难题。2019年累计收集问题531个,已协调解决503个;2020年累计收集问题504个,已协调解决490个;2021年一季度累计收集问题101个,已协调解决84个。通过政银企对接会签约合作项目16个,合计授信资金2.5亿元,着力化解融资难题。通过多渠道发布用人需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举办用工需求座谈会、筹建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引进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与溧阳市人社局共建劳务协作等方式,有效缓解区内企业用工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区工作方案》,率先在企业服务中心设置审批服务集成办理窗口,加快审批提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7个工作日以内,用地和规划审批做到提前介入,从“事中服务”向“事前服务”转变。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送税务服务进企业”活动,精准辅导企业掌握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排名第38名,居省内开发区第1名。2020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茅,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4.9%,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8.7%,居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增13.3%和19.9%,均居全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