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信用监管”之盾 守安全生产防线

2021-07-16 12:13:31 来源:本网专稿 

山东新泰市构建信息平台数字化评定企业诚信等级,激励和惩戒并重,有效助力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岁正阳

如何破解生产经营单位底数不清、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安全监管责任不明、安全监管效率不高等难题?2020年以来,山东省新泰市着力加强和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体系,融合推进安全生产与标准化工作,构建信息平台数字化评定企业诚信等级,将诚信等级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激励和惩戒并重,有效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色分级”提升效能

“只要企业或群众信用状况良好,个别材料不完备的,根据‘容缺受理’相关要求,只要作出信用承诺后便可以受理。”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窗口行政审批科科长王燕介绍道。去年年底,山东路油油气管理有限公司新泰服务区加油站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手续过程中,虽然材料没有准备齐全,但是市政务大厅应急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按照“容缺受理”相关规定,仅让该企业负责人现场签订了一份“保证3个月内补齐材料”的承诺书后,便让其提前拿到了许可证照。

2020年以来,新泰市应急管理局将诚信等级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激励和惩戒并重,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截至2020年年底,涉及全市1521家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其中,绿标等级553家、黄标等级965家、红标等级3家。

“实施事前信用承诺,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新泰市应急管理局把监管重点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将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与标准化工作深度捆绑,制定《关于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级分类安全监管实施方案》,根据标准化机构考评或企业自评分值作为诚信等级评定的依据,通过综合评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类别。

同时,依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权属关系,分别确定市、县、乡镇重点监管企业,根据安全生产状况实行“红黄绿”挂牌管理。牌子的颜色由各级监管(主管)部门制定并对照分级分类标准量化打分,满分为100分,得分85分以上的为绿色,60分以下的为红色,其余的为黄色,在生产经营单位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安全生产状态分类公示牌。

“标准化考评85分以上为绿标类诚信企业,60分以上为黄标类诚信企业,对年度内发生过亡人事故或被行政处罚2次以上等情况的,直接划分为红标类不诚信企业。”新泰市应急管理局工矿商贸科副科长赵健说道,牌子颜色直接关联执法检查的频次、内容和方式,挂红色的每季度检查1次,挂黄色的每半年检查1次,挂绿色的每年检查1次。

“智慧应急”加强自律

“本来以为就一点小活,用电焊焊两下就好,时间也不长,就没向市应急局备案。这次被罚,一点都不冤。”去年11月份,新泰市“智慧应急”信息平台监控到新泰昊原化工擅自在易爆场所动火,安全科长杨秀军因此被罚。

记者了解到,搭建“智慧应急”信息平台是新泰市积极探索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化解责任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泰市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力往乡镇倾、劲向企业使,关口前移到镇村、重心下移到班组,围绕责任实名制、管控网格化、监督信息化,逐步开创了齐抓共管、责任到人、措施精准、奖惩严明的安全风险治理大格局。该经验做法成功入选人民网“2020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此外,为确保企业诚信等级客观反映安全管理总体情况,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研发并应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精准汇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重大隐患问题整改等情况的数据信息,系统判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全面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智慧应急’的重要部分,目的是把企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特别是岗位操作、领导带班等,置于全时段监控之下,用‘不知疲倦的眼睛’紧盯现场,促使企业和从业人员形成不任性、守规矩的自律意识。”新泰市应急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万志成说。

目前,该平台通过监控手段来纠正违章,对拒不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计入企业信用记录。

“通过终端App开展巡查工作,员工能及时全面如实巡查风险点,执法人员也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对巡查情况进行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经理吴言忠点赞道。

据了解,新泰对“绿色”等级的企业,适当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并享受下浮安责险缴纳基数、扩大媒体宣传、优先推荐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优先推荐各级评优评先和享受各类扶持政策等奖励;“红色”等级的企业,则予以重点监管,提高执法检查频次,取消财政奖补政策,上浮安责险缴纳基数,并抄报有关监管部门,实行失信联合惩戒。通过“一奖一罚”,调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网格化+实名制”筑牢基石

“党政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承担职责内的安全生产职责,抓好相应行业企业的风险管控。每块‘责任田’都种好了,就能确保安全生产不出大的问题。”谈到落实“网格化、实名制”责任体系的好处,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原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房立田频频点赞。

实施“网格化、实名制”责任体系是新泰市为突出党政同责,做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推出的有效举措。新泰市发动党政领导成员带队包保企业,逐一明确主体责任人、网格负责人和网格责任人,注明每家企业所属的行业、规模及安全生产“红线”,实现了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三落实”。拓宽覆盖面,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落实风险管控治理责任,“点”上把各类小微企业作为独立个体,全部纳入体系;“面”上把点多面广的乡村建设工地、幼儿园、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各类“九小场所”等,按照属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分别实行“打包”处理,确保风险管控治理全覆盖。据统计,全市纳入“网格化、实名制”管理体系的企业有1680家。

实施区域管控“网格化”是新泰市为抓好风险防控,突出关口前移采取的另一有效举措,把市开发区及2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121个管理区(工作区)一级网格、863个村居社区二级网格;村居社区网格按照安全监管任务、区域安全风险特点等因素,实行A、B、C、D四级分类管理。在区域“网格化、实名制”名册中,分别明确主体责任人、网格责任人、“十条红线”及安全监管范围。

“一个安全的企业,首先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远推行的系统工程。”新泰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鹏程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信息化监管,将线下执法、线上监管相结合,通过实时数据动态评定企业诚信等级,将诚信等级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检查频次相结合,充分发挥信用‘无形之手’的作用,从根本上督促企业实现我要安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