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华时政) 7月9日上午,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贵阳举行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第6次新闻吹风会,贵州省高院副院长余红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明、安顺市政府副市长杨平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对《生态文明法治》、《智慧助力农业创新·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以及《数智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三个主题论坛有关问题作了发布。
贵州省高院副院长余红梅发布《生态文明法治》主题论坛有关情况。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余红梅向媒体发布《生态文明法治》主题论坛情况:
余红梅:本次论坛主题为《生态文明法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治理》,由武汉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律师协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四家单位承办,贵州省司法厅、贵阳市司法局两家单位支持,论坛将于7月12日下午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由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担任论坛主席,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担任执行主席。会议议程共有六个环节,分别为领导致辞、主旨报告、专家学者发言、主题对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的中方主旨报告嘉宾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各方领导、专家;外方主旨报告嘉宾来自巴西高等司法法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主要嘉宾有国际组织、外国司法系统、环境保护及卫生健康主管行政机关等外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律师协会等中方领导、学者。
此次主题论坛旨在深入探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将汇集国内外各位同行和专家、学者的智慧,促进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研究、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国内外立法、司法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提出建议,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治理。其中“主题对话”环节,主题为“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法治保障”,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本次论坛预期成果有: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议》;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法治方面的立法交流,构建环境司法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环境、司法案例、司法经验的多元化共享平台;签署《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尝试构建“多向沟通、协作共赢”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战略合作关系,使论坛成果不断深化,既论起来,也干起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余红梅还就生态文明法治方面我国与国际上有哪些共识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余红梅:一是倡导运用法治手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认为法治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在立法方面,逐步从单一环境要素个别保护递进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模式。三是在执法中,从单纯依赖采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许可、限制、禁止)逐步转向综合运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环保地役、税收)、自愿型环境规制等。四是在司法方面,倡导运用多样化司法措施,包括积极采用预防性司法措施、优先适用恢复性司法措施、探索完善公益诉讼制度、鼓励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公众参与对于政策和法律的合法性的提高和执行的顺畅具有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渠道、领域,提升参与的满意度。
本次论坛将在生态文明法治方面促进下列合作:
一是本次论坛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法治方面的立法交流。通过各国间的法律交流合作,加强生态文明法治的立法理论、制度与实践方面的交流,宣传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成果,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立法成果。
二是本次论坛有助于加强环境领域的国际司法协作,构建环境司法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环境司法案例、司法经验的多元化共享平台,建立并促进常态化国际环境司法交流互访,促进相互借鉴和共享。
三是本次论坛为中外环境律师交流心得、借鉴经验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凝聚共识,推动环境律师的合作,促进中外环境法学研究、律师行业更好地服务各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法治的发展。
四是本次论坛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法治的理论研究和咨政服务。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综合问题以及国际性前沿问题的探讨,将为各国制定先进的环境法律、促进有效的环境执法、推进公正的环境司法以及协助积极的企业环境守法等环境法治提供起草、咨询、论证等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支持,同时为环境国际合作和环境条约履行提供咨询意见和参考资料。
五是本次论坛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治理,帮助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这一目标。
六是本次论坛将促成各承办方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律师协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共同签署《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也会根据本次论坛合作共识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明发布《智慧助力农业创新·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主题论坛情况。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明向媒体发布《智慧助力创新·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主题论坛情况:
张明:“智慧助力农业创新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主题论坛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农民日报社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荷兰驻重庆总领馆、以色列驻成都总领馆支持,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外事办承办,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协办。论坛将于7月13日上午8:30在贵阳市生态会议中心三楼国际厅举办。
一、论坛详情:论坛主持人为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何兰生,分为致辞、专题演讲、成果发布仪式三个部分。届时,农业农村部、贵州省领导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人将致辞,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荷兰驻华使节、爱尔兰食品局等国外嘉宾,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先正达集团、腾讯等企业代表将作专题演讲。
二、论坛亮点:一是论坛主题鲜明。论坛围绕智慧和绿色两大要素,突出创新和引领两大措施,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演讲嘉宾将围绕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与农业粮食系统转型、智慧农业引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二是嘉宾层次较高。参加农业主题论坛的嘉宾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重要农业国际组织的代表,有来自农业发达国家荷兰、以色列、爱尔兰的农业代表,有我国农业领域的专家代表,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知名企业代表。三是论坛成果丰富。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文出版计划、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成果将在论坛上统一发布。
张明还就贵州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绿色农业产业主题脱贫攻坚,以及本次论坛的预期成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明: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贵州农业的优势在特色”为着力点,依托山地特色做文章,创造性地建立了“五个一”推进机制,高位超常规推进绿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五个一”推进即:坚持“一个方向明思路”。坚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书记、省长亲自抓、带头抓、深入抓,召开两次全委会研究部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坚持“一位领导抓推进”。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精准选择茶叶、食用菌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坚持“一个专班促落实”。12个工作专班,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开展调度,研究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产业各项任务指标落实落细。
坚持“一支团队强指导”。建立以宋宝安等七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咨询指导长效机制,组建12支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深入落实“一个重点产业、一支专家团队”的要求
坚持“一只基金作保障”。整合省级财政资金投入45个亿成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撬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不低于200亿支持产业发展。开发了“贵椒贷”“保险+期货”等系列的金融产品。
2020年,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新增开发岗位数13.5万个,促进就业人数16万人。通过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来,带动270万贫困户人口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如,黔西南州安龙县自2016年发展食用菌以来,种植规模从200亩扩大到3万亩,累计带动贫困户18307户80448人脱贫致富。
经过精心准备,本次论坛将形成一系列成果,主要有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文出版计划项目、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报告、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和农业对外合作与乡村振兴系列丛书等等。论坛上将统一进行发布,这些成果必将为“十四五”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红利。
安顺市副市长杨平发布《数智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论坛情况。
安顺市副市长杨平向媒体发布《数智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论坛情况:
杨平:近年来,安顺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安顺路径”。此次论坛主题把大数据优势与大生态优势相结合,为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以此为指导,规划建设了011科创谷这个综合性、多样化、全功能的数智产业集聚园,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新旧动能转换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平台企业和独角兽孵化成长区,目前已经建成投用。未来,将以此项目为契机继续丰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前沿理论技术的引领,迫切需要领导专家的指导,迫切需要汇聚科创的力量。主题论坛将邀请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出席,邀请联合国碳交易专家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贵州远东绿色经济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作主旨演讲。论坛将发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企业绿色评价体系等科研方法,举办产学研高峰对话,围绕促进低碳绿色发展的经验模式进行交流,重点探讨解决生态产品开发难、抵押难、融资难的思路、方法、工具,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及绿色经济发展。通过与会嘉宾的共同努力,此次论坛必将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形成多项务实成果,提出更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杨平还就“数智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论坛成果发布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杨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一课题,充分说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对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机制。这个命题的突破,既需要集思广益,汇聚大家的智慧,更需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干出成绩来。我们明确这一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求,探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赋能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绿色认证、森林碳汇开发等领域,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法论创新和最优实践路径,深入宣传投资理念ESG(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投资理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科学机制和实现路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论坛期间,我们将发布企业绿色认证产品体系、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还将在安顺打造的011科创谷发布《绿色数据中心高效冷却技术低碳发展策略》等成果。通过一系列成果的发布,有利于积极推动全面建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