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学习遵义会议精神 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2021-07-08 15:05:13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王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引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强调借鉴运用历史经验,从中获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的重要性。2021年3月,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发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委党组部署和人事司党支部精心组织下,我们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现就对此次学习“四史”重点内容之一遵义会议精神谈几点体会。

充分认识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地位。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危急情况下,在党中央和红军处于生死危机的重要关头,我们党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拨正了中国革命的前进航向;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深刻阐述了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指出“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要求全党“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坚持实事求是永无止境。我们党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左倾”“右倾”的错误,对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究其根源是当时的领导者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教条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遵义会议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让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制定出正确可行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指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实事求是是永无止境的,其曾一直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推动着我们党起家并兴旺发展起来,当下以及未来我们仍需解放思想、自觉坚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奋力开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回顾历史,为什么党和红军能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炼成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长征初期,面对战斗惨烈、人员锐减、环境恶劣的严峻形势,陷入困局的党中央和广大红军战士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他们对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对人民终将获得解放的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并激励着自我革新、永葆生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当前,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而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敢闯新路才有出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及时调整红军的作战方向,四渡赤水出奇兵,最终指挥红军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敢闯新路才会有出路。敢闯新路,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经验主义的牢笼,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从国共合作到军旗升起,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生搬硬套苏联战略战术到探索开创“中国式”革命道路,我们党一直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最终由弱小走向成熟,将挫败扭转为胜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继续拿出敢闯敢拼的勇气,发扬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回顾我党走过的百年征程,革命先辈们艰辛探索、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曾为推进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注入了不竭动力,至今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共产党人应世代继承并大力发扬,继续用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推动伟大实践。(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人事司党支部考监处党小组党员) 

原刊于《 中国改革报 》(2021年7月8日 第 04版)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