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介绍(二)

2021-07-08 14:55:57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华时政) 7月7日上午,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吹风会。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谌毅业,省生态环境厅副厅级监察专员王英贤,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文分别就“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论坛、“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主题论坛向新闻媒体作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谌毅业。

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谌毅业向媒体介绍“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情况:

谌毅业:“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作为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2个主题论坛之一,将于7月12日下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会议主题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发展之路,分为领导致辞、主旨演讲、高端对话、项目签约四个环节。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国家能源局作为支持单位,由贵州省能源局、民革贵州省委、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源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承办。

“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有别于其他主题论坛,可以用“高、论、干、成”四个字来形容。

  “高”主要体现为高层次、高级别,本次主题论坛邀请了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线上出席致辞,李冶总监带队现场指导,还邀请了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尔等国际嘉宾线上出席致辞,从全球视野、国家高度来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发展之路,突出了国际性、国家级。

“论”主要体现为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此次论坛,同时还邀请了能源领域多位院士,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发展之路进行论道。

“干”主要体现为坚持论起来与干起来相结合,在论坛筹备之时就注重成果转化应用。主动邀请能源央企、省内外重点能源企业参加论坛,通过论形成思想共识,进而加快推动我省能源转型发展。

“成”主要体现在成果、成效上,全力开展绿色产业招商,还将发布2020年贵州省清洁高效电力发展情况报告。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心关注我们“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

谌毅业还就贵州省清洁能源领域最新建设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谌毅业: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清洁能源发展“井喷式”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省电力装机7478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43%。预计到2025年我省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比将达到58%以上。

二是竞价光伏发电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2019年-2020年我省光伏发电建设规模达882万千瓦,约占全国新建规模的20%。“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大光伏资源开发力度,光伏发电装机将增长到3100万千瓦以上。

三是清洁能源多元化互补式发展势头向好。我省着力构建品种丰富、相互补充的清洁能源结构,除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外,也积极推进其他品种清洁能源发展。页岩气、煤层气加速发展,今年产量将突破1亿立方米;进一步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供暖(制冷)利用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进一步加快,今年将新建成10个垃圾发电厂,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依托大型水电站和现有火电厂富余通道,建设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多能互补。本次论坛将签署中德能源项目合资协议,进一步推动我省与德国在氢能产业尤其是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储能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级监察专员王英贤。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王英贤向媒体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论坛情况:

王英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论坛将于7月12日举办。本次主题论坛是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的重要前期活动。

论坛由生态环境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承办,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通过主旨报告、主题对话、成果发布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重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价值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经验与合作两大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全方位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

论坛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讨论交流“两山”理念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各地政府和企业在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理论成果与实践创新经验,为推动全球各界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加速全球绿色发展实践,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支撑。

论坛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两山”理念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自然资本核算与科学决策、践行“两山”理念的经验和做法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

此外,论坛还将重点展示我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推动“两山”实践与绿色发展区域合作,为加强“两山”实践创新提供政策建议,并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倡导各方关注和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工作,充分展示、及时分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为各地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探索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王英贤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论坛将发布《“两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基本情况及其探索作用与意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英贤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平台,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在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供给、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创新长效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是生态环境部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管理工作凝练总结出的重要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两山”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通过发布“两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充分展示各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创新亮点,分享践行“两山”理念的经验和成效,有利于巩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索。

二是提供可供全国各地方效仿借鉴的实践样板。在“两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中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案例,可以作为各地深入开展“两山”实践探索的示范样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丰富借鉴参考,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激发社会各界参与“两山”实践热情。“两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发布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引领效应将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参与到“两山”实践的热情也将得到有效激发,共同推动“两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四是树立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标杆典范。“两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探索了新的可行路径,将成为各国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标杆典范,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2017年-2020年,在生态环境部命名的四批次87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当中,贵州就有4个:贵阳市乌当区、遵义市赤水市、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贵阳市观山湖区。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厚植绿水青山本底,依托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加工、生态康养等生态产业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成了金山银山,初步形成了一些转化模式和特色路径。比如:乌当区紧扣“思想统一、科学规划、生态管控、绿色产业、民生福祉”五大核心,奋力践行“两山”转化路径的乌当“5G”模式,围绕“高度统一思想、规划区域空间、管控自然生态、构建绿色产业、共建共享文明”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赤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战略,充分发挥竹资源特色优势,用竹串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的发展新路,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文。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文向媒体介绍“新能源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主题论坛情况:

宗文:鉴于贵州具有良好的大化工基础和矿产资源优势,新能源材料产业已成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一个重要增长点、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对于贵州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大突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7月12日下午,我们将举办“新能源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主题论坛,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论坛邀请到了产业领域内一大批来自日本、加拿大以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政产学研用”领军人物参会,将发表主旨演讲、参加圆桌讨论,围绕能源革命、双碳目标、全球锂电发展与中国产业链进化、锂业概况、贵州发展锂电材料产业优势分析、锂电及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多角度、多层面共同探讨国内外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大力推进新能源锂电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州生态优势新篇章。论坛有望签约一批投资企业。

论坛预期呈现四大新亮点、新成果:一是深入分析全球锂电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格局,发布《全球锂电产业发展报告》等锂电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二是积极探讨全球锂电产业绿色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促进产业向节能降碳循环方向发展;三是充分展示贵州锂电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成效、新愿景;四是探索构建锂电行业深度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促进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有关锂电产业项目洽谈合作,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届时,国家部委、科研院所、企业等领导、嘉宾、专家将出席交流。 

宗文还就贵州为什么发展锂电产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宗文:当前,贵州同全国一样,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这是我省工业必须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全省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基础材料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战略意义、现实意义。

第一,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贵州省磷、铝、锰等资源富集,如何推动基础材料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提升,如何促进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资源富集转变成财富富集,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基础材料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承载压力等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握的重要问题。

第二,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新”“四化”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以新能源材料产业为抓手,是围绕“四新”抓“四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第三,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要论述的重要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贵州把新能源材料产业作为全省工业产业的重点产业大力推进,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上述指示精神的落地落实。

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以铜仁大龙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区、黔西南义龙经开区为代表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其中铜仁2020年新型功能材料完成工业总产值158.9亿元。

从产业配套来看,在电池成本中占比30%-40%的正极材料产业链初步形成。

从产业主体来看,全省已汇集了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知名企业。

从产业发展空间看,目前省内已有贵州吉利、奇瑞万达、贵州长江、云马汽车、贵州万仁、航天成功、航天特车、贵州新山地等8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贵阳比亚迪智能制造基地、恒大新能源汽车、宝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这些新能源整车制造,将带动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桩、零配件等产业链环节加快完善,为全省新能源材料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