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福州市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基础上,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全城通办”改革,依托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打造全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引导企业群众就近选择政务大厅办理,从“跑具体部门”向“找政府窗口”转变,切实缩短跑腿距离、减少跑腿次数,节省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真正实现办事企业群众“少跑腿”和“就近办”。
主要做法
打破业务办理属地限制。福州市按照“全域一体”的原则,打破属地受理、属地审批的限制,让申请人可以不受辖区限制,任意选择到就近的行政(市民)服务大厅窗口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的政务服务模式。相继推出两批“全城通办”服务事项,涉及卫健、交通、司法、人社部门共80项,涵盖护士执业注册、医师执业注册、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报停等高频服务事项。
创新“全城通办”服务模式。在“一窗受理”改革基础上,统一市、县两级审批服务标准,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出两类“全城通办”服务模式:一是主打“异地受理、属地办理”模式。申请人在任一异地服务大厅“全城通办窗口”提交办事申请,通过审批系统或邮寄方式将申请材料流转至属地审批,属地审批服务部门出具办理意见后,按照申请人的选择方式送达结果。二是推动“异地受理、异地办理”模式。申请人在任一异地服务大厅“全城通办窗口”提交办事申请,由异地审批服务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将办理结果当场送达申请人。
强化“全城通办”服务保障。为确保“全城通办”顺利实施,硬件方面,在市、县(市)区两级“一窗受理”基础上,升级设置“全城通办”服务窗口,挑选业务熟练的“一窗受理”人员,配备相应电脑、高拍仪等硬件设施,负责“全城通办”事项的业务受理、材料分转、办结出件以及协调服务工作。软件方面,由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制定《政务服务事项通办目录》,规范统一的通办服务标准、通办方式以及通办流程。同时,升级优化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相关“全城通办”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审批材料、办理流程的分发流转。
改革成效
打造“政务综窗”,提升办事便利度。从“一窗受理”到“全城通办”服务,扩大了全市“综合受理”服务半径,使得办事群众从“进对大厅”到“任选大厅”转变,无需担心跑错大厅,减少办事跑腿次数。如交通部门的“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报停”,运输企业可选择任一政务服务大厅“全城通办”窗口,提交运输车辆报停申请,并且当场可拿到车辆报停办理结果。
突破属地限制,缩短跑腿距离感。打破属地办理原则,以办事需求为导向,申请人可选择工作、生活附近的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全城通办”事项,无需特地前往固定的行政服务中心,并且可集中在同一个服务大厅提交办事申请,不仅缩短跑腿距离,也减少了跑动次数。例如连锁诊疗机构办理“护士执业变更”“医师执业变更”事项,原需分别前往属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全城通办”后,申请人可就近办理相关业务,减少跑腿次数。
统一规范标准,享有服务同等化。通过深化流程再造、规范申请材料、网络传输互通等机制措施的实施,实现全市范围内同一个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审核要点、办结时限、服务标准的“四统一”。申请人可选择任一服务大厅提交申请,接收材料的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工作,通过审批系统和政务大厅之间材料流转到审批权所属地部门进行审批,办理结果可选择免费邮寄方式送达,让申请人在任何一个服务大厅享有同等化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