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分类施策 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

2021-07-05 14:30:15 来源:本网专稿 

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现场会

本网讯 记者付朝欢 实习记者安宁报道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现场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杲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福建、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吉林等11省份发改委和县城建设示范地区人民政府负责人,以及有关中央企业人士参加会议。

会上,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负责人介绍了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学习观看了《全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典型经验宣传片》,江苏省发改委以及溧阳市、诸城市、金堂县、闽侯县、兰考县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经验做法;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关人士分别介绍了支持县城建设的进展情况及经验;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溧阳市高级中学、中医院、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项目。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形势。各地区要立足县城建设的客观规律及趋势,做好统筹平衡、加强政策引导,既要重点支持条件好的县城发展,又要客观理性认识到一些县城常住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切不可过度超前建设和盲目建设。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制发了“1+N+X”系列政策性文件,统筹利用各类资金予以支持,各地区特别是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任务,产生了一些值得借鉴的项目案例和经验做法。同时,县城建设也面临公共设施短板弱项较多、建设资金供给不足、项目谋划设计有所不足等困难问题。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任务。各地区要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以及文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着眼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和低碳化改造;着眼于保障县城正常运行,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及防灾减灾设施,加强数字化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着眼于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商贸流通设施及消费平台配套设施。

会议要求,要切实落实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要求。各地区要坚持遵循规律、分类施策,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