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郫都范本”

2021-07-01 12:10:53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性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为全国城郊型农村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位于郫都区德源街道的东林艺术村 冯亮摄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王进 何子蕊

东林艺术村“三权分置”盘活闲置资产,集体资产从3年前的1000万元增长至8000多万元;唐昌镇创建72平方公里国家农业大公园,建成10个A级景区;班纳利(中欧)种苗繁育基地引进繁育花卉、蔬菜新品种近3000个,辐射全国形成种植基地100余万亩、实现总产值上百亿元……近日,记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采访时的见闻令人印象深刻。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郫都区战旗村视察时,殷切嘱托“要把乡村振兴这件事情做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三年多来,郫都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性动力,坚持全域功能区理念,探索形成经营村庄、人才下乡等12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初步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5月20日,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科院关于“郫都区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课题研究成果”正式对外发布。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该模式为全国城郊型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推广示范价值”。

创新制度供给 筑牢内生定力

仲夏的郫都区,四处郁郁葱葱、彩旗飘扬,林立的高楼错落有致、匠心独具,一座座数字化工厂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掩映在苍翠林盘间和公园里,一片生机盎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据介绍,近年来,郫都区始终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等重要责任和使命,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建设,创新制度供给,以“一盘棋”思维统筹推进城乡综合开发,重塑城乡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

郫都区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区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公司,创办全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制定并发布全国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和村级“乡村振兴指数”,编撰出版《乡村振兴系列丛书》。在顶层制度上,探索形成“乡村振兴技术导则推动EOD综合开发、经营村庄理念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公司激发市场投资活力、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培育专业乡村人才队伍”等四条经验,创新形成“‘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全域组织管理体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引领的乡村综合开发体系、项目为中心的农商文体旅一体化发展体系”等一整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域融合共享的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体系。

郫都区聚焦“植物缝合乡村、美学雕琢乡村、文化重塑乡村、艺术点亮乡村”,实施“七个规划一张图、一张蓝图管全域”,重构“1个城市主城区+5条城乡融合发展走廊+5个产业功能区+8个特色小镇”的“1558”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开发平均容积率从三年前的4降至2.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1.6:1,村集体经济总资产增加至28.4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30,897元、增长18.5%,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86项荣誉。

创新利益联结 激发内生活力

走进位于郫都区德源街道的东林艺术村,一幅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田园美景映入眼帘,艺术景观长廊上鲜花盛开,一尊设计精妙的巨型牛头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

东林艺术村曾是郫都有名的“软弱涣散村”,房屋老旧、土地利用率不高。近年来,该村坚持“一个林盘就是一个科创空间、就是一个消费场景”理念,通过“拆小院并大院”“并小田为大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入市”等改革创新举措,先后盘活闲置和低效资源用地781亩,建成1900亩桤木河蒜稻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引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种业硅谷、国祥实业、深圳步科、海格通信等重大产业项目,吸引弥远咖啡、途远民宿、巴国布衣等知名品牌商家进驻。

“今年3月‘中国·成都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春)’举办期间,村里每天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42,600元、比三年前增长43%,集体资产预计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7亿元。”东林艺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德一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而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关键在于激发内生活力。近年来,郫都区坚持走改革助农、科技强农、质量兴农路子,打响“天府水源地”品牌,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制定并实施全省首个区县级“10+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释放“人”的活力、激活“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彰显“乡”的魅力,在创新利益联结上探索出“资产经营制度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共享田园’破解人才进村难题、校地企合作增强乡村发展科技支撑”三条经验。

“三权分置”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放活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入市100宗2309亩,实现土地出让收益21.34亿元。创新“农贷通”融资服务体系,发放涉农贷款127.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4亿元。“共享田园”机制打通人才“进村”通道,引进“新村民”140人,带动2000多名专业人才扎根乡村。校地企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攻克“卡脖子”等技术难题58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1500余项。

创新绿色发展 提升内生动力

位于郫都区棋田村的班纳利(中欧)种苗繁育基地 冯亮摄

成都,是一座“在自家阳台上看得见雪山的城市”,而郫都菁蓉湖,则是成都西部唯一能倒映雪山幺妹峰的湖泊。记者在郫都摄影爱好者兰东杰的获奖作品《盘龙山与有轨电车》中看到:远处,盘龙山巍然屹立,积雪顺着山间堆积;近处,潺潺流淌的清水河上,一辆蓝色有轨电车从绿树丛中露出前半截车身,车身上的黄色“太阳神鸟”图案清晰可见。河面上,还有很多白鹭自由翱翔……“我的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大,就像个大公园一样,‘安逸惨了’!”兰东杰说。

沟成渠、田成方,联排大棚耀金光。与兰东杰同样感慨的还有成都金品花卉种苗公司总经理董春珍:“郫都环境好,每天上班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公司种苗基地三年前才开始建设,如今已成为中欧重要的花卉引育技术交流中心。村民也参与进来,种植收入亩均可达5万余元,务工每个月能挣3500多元。这个100多亩、有几千个花卉品种的大地花田,不仅是村民创业就业的舞台,还是业界的博览展示交流平台、公司的创新研发和生产基地。”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必须把释放乡村生态优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郫都区地处都江堰精华灌区,境内八河并流,生态资源十分丰厚。近年来,该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省率先作出加快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青山为底、划定生长边界,以绿道为轴、串联城乡社区,以江河为脉、编就千渠入院,聚焦“五控五减”、打响“三大”战役,聚焦“三生”融合、筑牢百世风廊,创新五级绿化、起好“公园”示范,在创新绿色发展方面形成了“创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价值多元转化,创新全域功能区建设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两条经验,生动诠释了成都以人民为中心、“人城境业”相融共生的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郫都区关闭“散乱污”企业3800余家,固定污染源“全面清零”,农村垃圾处置覆盖率达100%;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92%;建成“4+2+1+10”全域产业功能区体系,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35个,打造绿色有机品牌1000余个,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成城乡绿道354公里、精品林盘14个,新增绿地101.5万平方米,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获评全国碧水蓝天典范城市、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创新基层治理 增强内生能力

高山流水,大地着墨,笔写大地,蕴气藏节。今年3月9日,郫都区四大班子带领100余名党员干部前往友爱街道青冈村,展开了一场艺术点亮乡村之旅。在四川多维雕塑美术馆门前,馆长、雕塑家严永明设计制作的“巨笔生花”雕塑吸引了众人目光。

“艺术就是把不好变成好、让不美变成美。这件作品其实就是原来杵在那儿搬不走让人烦的树桩桩。”严永明说,青冈村2018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来这里做“新村民”,就是希望用艺术去感染、提升村民。“去年几个画家也进来了,青冈村现在已是‘三美示范村’,正从法治向德治、自治、共治演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党建创新为引领,提升内生能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近年来,郫都区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四川“两项改革”,把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成都十大幸福工程同步实施,要求各街道(镇)将乡村治理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郫都区创新“九大碗”推动环境治理,创新“众筹众治”推动乡村建设,创新“校村结对”涵养乡风文明,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成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小区监委会等自治运行体系。在发展治理上总结出“三固化四包干”机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五步工作法”育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多元参建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等三条经验。

“三固化四包干”推动147名区领导、局级干部和3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一线,走访联系群众261.9万人次,解决问题近5万个,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五步工作法”吸引950余名返乡大学生、企业家入选村(社区)级后备干部人才库,10余名党支部书记成为“网红书记”。聚集“社区合伙人”2000余个,“郫都区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品牌”。战旗村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大地有色皆春染,鹃城无处不东风。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十四五”开局之年,郫都区“五轮驱动”“六大融合”“两个共同体”“三大动力”的乡村振兴模式内涵已经中国社科院课题组标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郫都区不断创新突破、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