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示范区

2021-06-22 15:37:56 来源:本网专稿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对照“一核五区”功能分区进行建设,“一核”即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五区”即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临空保税区5个功能片区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王明高

□ 雷云锋

飞机之于重庆,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和难以忘却的记忆:既有陪都时遭受日机大轰炸的惨烈,也有重庆珊瑚坝老机场作为国内民航史上首个陆上机场的荣光。

机场之于重庆,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既见证了这个老工业基地向网红流量城市的蝶变,也见证了这个大城市大农村“范儿”年轻直辖市向“两点”“两地”的逆袭。

伴随着临空经济起飞,重庆迎来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高光时刻”。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批复同意支持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重庆市成为第4个国家级示范区。

当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进展如何?5年后,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是什么模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重庆市临空办、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采访。

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1985年11月30日,在“轰隆隆”的爆破声中,重庆江北机场在重庆市原江北县两路镇一块台壁地上破土动工,历时4年有余即建成投用。

1994年,江北县撤县设为渝北区。2002年,毗邻江北机场的沙坪镇成为一个消逝的地名,代之以一个“洋气”的名字——空港工业园区;2008年,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诞生,是全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与空港优势叠加,成为重庆开放型经济的主战场。

随着机场实力的增强,渝北区的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一个传统的农业穷县一跃而成重庆第一富区,自2011年以来连年位居重庆GDP第一。2020年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22亿元,其中航空产业占比达41.6%。

据重庆市临空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曹章介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47.48平方公里,其中江北机场总体规划区36.68平方公里。按照统筹协调、生态优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照“一核五区”的功能分区对示范区进行建设。其中,“一核”即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中新合作航空产业项目,重点从航空公司基地建设、航空保障服务、飞机维修、商务航空飞机保障、公务机托管服务中心、机场小型会展、总部经济等方面进行产业布局;“五区”即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临空保税区5个功能片区。

2018年,由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渝北区政府授权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担负起开发示范区核心区的重任。依托核心区北区、南区的土地,开发公司试图把“临空”二字发挥到极致。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旭介绍说,目前,北区C4片区已完成招商,正在推进南区D6、F地块的开发建设和针对性招商工作,力争F地块尽快纳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同时,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不定期由开发公司会请机场集团及渝北区政府,就示范区核心区开发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会商,确保示范区开放建设有序推进。

按照周旭的设想,依托临空区位优势和“网红山城”自带的流量,南区的F片区拟建成集机场科普教育、机上逃生与救援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网红打卡地”。

重庆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说,近年来,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自贸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外资投资限制缩减到40条,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降低外商投资准入门槛。发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6项措施,涵盖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优化货物通关流程、推进税证改革、提升运行质效、完善口岸配套服务设施5大领域。大力推广“一体化”通关,持续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已实现“7×24”小时通关常态化。率先探索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自提”“跨境出口”业务,争取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政策,开行跨境电商出口首发专列,2020年实现交易额约48.24亿元、增长约29%,占全市比重约70%。探索建立保税航材仓库,累计进口航材约1390万美元。

强化临空产业支撑

目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航空关联产业已实现快速聚集:引进华夏航空飞机维修、中新机场合资公司、重航飞机租赁等重大项目;积极主动拜访及接待新加坡企业、商协会等共200次,多次牵头组织或参加重大中新项目推介、洽谈活动,引进中新机场商业管理、普洛斯等中新合作重点示范项目13个;引进保税租赁飞机9架、进口贸易额约5.2亿美元。

在打造临空物流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快运、保税物流、高端冷链等产业,依托木耳物流产业园、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机场航空物流园,建成物流资源超过110万平方米,可建仓储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打造内陆“水公铁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支点,示范区货物集散能力不断提升,全球前5位物流投资商聚集示范区,目前入驻物流企业91家,包括顺丰速运、DHL、国泰航空、俄罗斯空桥航空、东航、川航等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

在打造临空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以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空港经济工业园为依托,着重围绕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谋篇布局,着力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以OPPO、传音、中光电、捷荣等智能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2020年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达到398.55亿元,手机出货量9041万部。聚焦新能源汽车、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利纳马、大明电子、中利凯瑞等21个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落户示范区,初步形成以北斗智联、大明电子、迅昌汽车等智能汽车配套企业为主的智能汽车产业园,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打造临空商务产业方面,汇集龙湖、大悦城、万科等商开企业和江小白研发与文创中心、OPPO西南总部基地等总部企业,集餐饮住宿、商贸购物、休闲娱乐和企业总部一体的高端商务聚居区加快建设。会展名片逐步打响,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三年举办大型展览35个,国际性展览18个,国际性会议12个,会展参观人流达1200万人次,拉动城市经济500亿元。

在打造临空服务贸易产业方面,大力推动保税贸易发展,保税港加工贸易推动实现工业增加值约66.9亿元,带动进出口额约845亿元。建设“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空港)项目。建成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两个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区。开设425平方米的启德免税展示中心。大数据产业初露头角,引进入驻华为云、长安汽车软件研究园等150家企业,累计汇聚数据资源达15亿条,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创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4家,为国家信息中心、西部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期盼共享两江新区优惠政策

按照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十四五”期间建设目标,5年后,将全面建成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宜居宜业的示范区,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在创新驱动型、贸易国际化、产业链条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和创新驱动引领区。到2025年,实现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域GDP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进出口贸易达到1800亿元。

事实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面临的压力不小。

重庆市政协委员、渝北区政协副主席、民盟渝北区委主委夏小敏分析说,对标郑州、成都、上海等其他示范区,重庆的临空产业基础并不雄厚,政策优势也不明显。

夏小敏认为,在享受国家政策方面,重庆难以与郑州相比;就市级层面而言,示范区部分区域属于两江新区范围,但由于不属于两江新区直管区,难以享受到同等优惠政策。

为此,夏小敏建议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能共享两江新区优惠政策,如两江新区先进制造、金融、总部经济、科技创新等产业政策的市级税收返还,以及市级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等政策,同时加大航空物流补贴政策支持,出台临空强关联产业扶持政策。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