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2021年全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贵州赤水市召开

2021-06-21 21:49:55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 (华时政)6月17-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在贵州省赤水市召开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农经处有关负责同志,河北省灵寿县、吉林省汪清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遵义市、赤水市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会议围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的主要工作举措、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详细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及当前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一道,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抓紧完善“1+N”规划体系,尽快完成9项专项建设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投资和项目管理体系,修订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设计和建设标准,加强重大工程监测监管;强化投入支撑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修复多元投入模式,充分调动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川滇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范围内,是国家四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赤水市依托当地生态优势,不断厚植青山绿水,扩展“生态空间”,森林覆盖率达82.51%,居贵州第一、全国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稳居贵州第一。赤水市将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聚焦生态竹木循环、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做好“竹、药、醋、鸡、酒”五张名片,有效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生动展现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有机统一的丹青赤水美好形象,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与会代表参观了赤水市大同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大同镇天桥村退耕还竹示范工程、黎明村天然林保护工程、旺隆镇红岩石斛科普示范园、赤天化纸业公司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和赤水河视频高清监控系统,代表们对赤水市生态保护和修复特别是对赤水市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表示要认真学习赤水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搞好区域内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进一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