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于千年传承中创新

2021-06-16 12:20:03 来源:本网专稿 

——探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毯技艺传承人杨永良在编织藏毯 中国改革报记者王健生摄

杨永良在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藏毯展厅 中国改革报记者王健生摄

□中国改革报记者王健生李韶辉

六月的青海,绿意盎然、清爽宜人。透过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的大门,可以看到院子里芍药、牡丹竞相开放,豌豆、蒜苗、草莓肆意生长。

6月8日下午,听到停车声,杨永良搓着手迎出来,笑容朴实温和。

“自古藏毯出湟中,湟中藏毯数加牙。”杨永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毯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正值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期间,儿子和儿媳在博览会的藏毯展上,弟弟和两个工人去圣源地毯厂帮忙,传习所只有杨永良和老伴在织机上忙着赶制藏毯,孙女小芒果在旁边跑来跑去。

“这是一位老人家订的,手里攒了点钱,想给孙子留张藏毯传下去。”杨永良边说边演示,用“8”字连环扣织法,把纱线绕在绕线杆上,织完一行,将纱线扣用力跺实,用刀将杆上的绕纱割开,毯面形成层层纱的栽绒断面,最后用剪子把断面修平,延续着上千年的完全手工编织的传统生产方式。“这张毯需要3个人耗时两个月完成。”

加牙村地处西宁市湟中区,距离古刹塔尔寺不足10公里,成为著名的藏毯生产专业村得益于所处的地理位置。

传习所大门正对面的墙壁上,用文字和图片述说着“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历史和今生。

另据《青海藏毯志》记载,明代嘉靖以后,蒙古族、藏族群众来塔尔寺膜拜者增多,民族服饰品和民族宗教用品需求量增大。清代嘉庆年间,宁夏地毯工匠大、小马师来加牙村,村民马德全、杨新春二人拜其为师,学习栽织地毯技艺。马、杨两家的手艺世代相传。

随着塔尔寺扩建,加牙村承接了地毯织作的生意。青海地处高寒地区,寺院殿堂内阴暗潮湿,为解决隔潮保暖的问题,地毯就成为诵经僧人的首选。僧人集体诵经时,木质的殿堂内不免回音嘈杂,所以经堂的大柱上使用“龙抱柱”毯,可以有效消除殿堂内的回音。在长条形的毯面上织出龙的图案包裹柱子,仿佛有条条长龙抱绕着殿柱,十分美观。最鼎盛时,加牙村可谓“家家有织机、户户闻机声”。

“杨家织毯传到我这里是第七代。8岁跟上父母学习选羊毛、洗毛、捻线、染线、上经线、挽橧、锁边等织毯技术,16岁就独自完成藏毯编织十几道工艺程序。后来开始尝试在延续、传承加牙藏族编织技艺的基础上,设计与地域民族图案相结合的时尚地毯图案纹样。现在,教得妻子、儿子、儿媳都会织毯子了。”杨永良说。

在杨永良记忆中,村里织毯最红火的时候是改革开放后那几年,仅每年运往西藏的藏毯就有4000条以上,全村一个月能栽织2000块毛褥子,白天晚上织毯声不断。产品销往省内外,部分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可是随着机织地毯的兴起,再加上村里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藏毯生产、销售都受到冲击。“现在,全村只有我们弟兄两家还在坚持织毯子。”杨永良感慨道。

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永良被聘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湟中县争取到12万元的培训基金,建立加牙藏毯传习所。

加牙藏毯传习所,设有学习制作的车间和藏毯展厅。展厅的三面墙上挂着大尺寸的富含藏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藏毯,图案有布达拉宫、鹤鹿同春、松鹤延年、福寿三多、威豹猛虎,厅中的架子上折叠摆放着大幅花团锦簇的藏毯和不少小幅的红鬃烈马、蝙蝠荷花等图案的藏毯。其中,不乏一些时尚文创产品,如绣有“妙手回春”的号脉垫等。配色大气鲜艳,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轮廓清晰、立体逼真,摸起来紧致厚实弹性好。

    藏毯图案 中国改革报记者李韶辉摄

学习制作的车间,摆放着织机和染出的纱线、织毯工具,还有从其他藏毯厂收购的原材料。纱线是采用红花、板蓝根、橡壳、果树叶、槐米、大黄根、红土等大量天然植物、矿物质染料染色而成,色泽柔润、自然光亮。廊檐下,晾晒着低温洗出的藏毯。

“农民嘛,现在有织毯、补毯的收入,加上文旅部每年资助非遗传承人的专项资金,另外我还是圣源地毯的技术指导,生计没问题了。现在我59岁,就是希望多带带学徒,把织毯、补毯手艺一直传承下去。省内乃至国内已经没有人会补毯这项技艺了。另外,我希望在技艺、图案上还能有所创新。”杨永良说。

之前,杨永良作为恒信职业技术学校的外聘老师,用40多天培养了两期50多个学生,他们离开时已掌握了基本技术。2018年,杨永良申请了20万元培训资金,今年又申请了48万元专门用于培训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其中,28万元培训本地及周边村落留守人员,20万元作为研发资金聘请专家团队研发适合市场的新品种,使其在市场立足,获取效益,以期形成“传承=效益”的局面,通过让更多的人获取效益实现传承经久不衰,让培训过的人以及爱好者加入到传承行列中。

距离传习所两公里处,在西宁去塔尔寺的必经之路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展览馆已完成施工,正在进入装修阶段。启用后,杨永良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研发、培训、展示的愿望都可一一实现。

这是西宁市湟中区推动“加牙藏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利用“非遗+”模式,打造“加牙藏毯”文化展示平台、挖掘藏毯文化内涵,推动文化遗产走入现代市场,加大对民间织毯艺人的保护和培养,发挥非遗传承培训教育功能,让更多人零距离“学非遗”“赏非遗”“用非遗”。

中国藏毯协会副秘书长陈亚丽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由西宁市湟中区政府投资,湟中区文体旅游局牵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人杨永良联合中国藏毯协会共同打造。展览馆的展览展示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一层设有藏毯展区、编织演示区、波斯毯展区、东方毯展区。

在编织演示区,将打造沉浸式、互动式、高品质的藏毯手工艺织造文旅游览体验,使游客既可全方位欣赏藏毯手工艺制造全过程,还可亲身体验藏毯手工编织过程与艺术表现手法,获取藏毯技艺非物质专业知识,发扬与传承好藏毯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展览馆的二层设有专门的实操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招募培训在藏毯非遗传承发展、藏毯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方面的有志青年从事地毯相关工作,从而培育行业专业人员。

“我们将充分利用实操与多媒体教学交互式手段,通过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培训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陈亚丽说。

离开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时,记者注意到,大门两侧的白墙上,“传承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的红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