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陇海铁路“红色车轮”永不停歇

2021-06-12 16:08:32 来源:改革网 

今年以来,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厂矿企业纷纷组织党员同志来到了连云港陇海铁路的零公里处——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进行“打卡”红色教育。

这座有着西洋式风格的船型建筑有何特别之处?原来,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连云火车站,始建于1935年6月,它屹立黄海之滨,枕山听涛86年,见证了连云港港发展变迁,也见证着陇海铁路——中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东西铁路大动脉恢弘磅礴的红色历程。

陇海铁路从1905年动工,到1952年全线建成,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重要的铁路干线。1962年,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全线通车,这条全长1903公里的兰新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1990年9月,兰新铁路西延线全线通车,贯通了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1992年12月,我国第一列国际班列,从新亚欧大陆桥东段起点——连云港港,一路向西沿着陇海兰新铁路线穿过国门驶向欧洲。

陇海兰新铁路,作为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2017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陇海兰新这条“红色之路”的发展注入了更加蓬勃的生机和力量。

据统计,2015年至2020年期间,奔跑在这条“红色之路”上的连云港中欧班列已完成运量32.12万标箱,其重箱满载率、双向对流均衡性位居行业前列;在通道布局上,连云港开通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喀什4个过境口岸,国际班列运营覆盖了中亚地区主要站点;至土耳其、德国和日中蒙、中吉乌的4条班列线路稳定运营,小麦、棉纱、铁合金、钾肥等特色货源形成专列运输,2020年共计开行中欧班列554列、增幅17.4%,发展势头良好。

而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形成的两个物流“双枢纽”——连云港中哈物流场站、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已经实现了业务互动和信息通联。在过去的一年中,“双枢纽”合计完成联运量超过40万标箱,陆海联运效应不断放大。今年前4个月,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港完成集装箱换装量7.8万标箱、增幅达到36.9%,在陆桥东西双向开放、国际过境中转业务等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4月底,一列红色的中铁特货专列如期抵达连云港港口,309台江淮汽车首次以海铁联运方式从连云港出口,这是安徽整车出口历史上首次实现海铁联运,标志着“合肥至连云港”整车出口海铁联运通道正式开通。

通道的打开不仅使苏皖两地企业依托大陆桥走廊实现了地理串联,更是进一步放大了该走廊东向开放优势,发挥了连云港港口作为内陆省区便捷出海口功能,也让同为大陆桥走廊的两个节点城市合肥、连云港再次携手,共同唱响了江淮、海港这部“淮海大戏”。

除了安徽合肥,近年来,连云港已沿着陆桥,接连开通了15条国内海铁联运通道,可直达郑州、西安、巩义、洛阳、盘古寺、侯马北、蚌埠、淮北、扬州、重庆、虞城等铁路站点,将出海功能不断延伸至中西部内陆省区。同时,在国际班列上,推动“保税+出口”混拼、“车船直取”零等待、多式联运“一站式”监管等创新成果应用,有效提高了全程物流效率和效益;在国内班列上,推广应用海铁联运“一单到底”模式,实现了铁路运单、海运订舱单、装箱单的“三单合一”,海铁联运效率显著提升。2020年,连云港港共完成海铁联运量62.8万标箱、增幅63%;今年前4个月,该港口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完成海铁联运量21.4万标箱、同比增长7%。

如今,以新亚欧大陆桥为轴,一张服务之网正徐徐铺开。5月27日,连云港港口与乌鲁木齐铁路局进行合作会谈,计划依托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智能场站,以及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的信息共享功能,共同构建数字化中欧班列和国内班列运输模式,保障班列高效通关、便捷换装,推动国际、国内班列稳定运行,打造陆向和海向两个“丝路枢纽”。

未来,连云港港口还将紧扣“东部出口基地+中西部集结中心”定位,深化与上海、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路局合作,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及运力配置,持续放大连云港港作为国际枢纽海港具有的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并济的开放优势,让这条“红色之桥”化身为“服务金桥”。(苏晨)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