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举行主旨论坛
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举行主旨论坛 中国改革报记者文帝摄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韶辉
6月6日下午,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举行主旨论坛。青海省委副书记吴晓军致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家协调员刘怡、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首席代表索斯藤·吉勒、丹麦能源署副署长斯蒂格·乌菲·裴德森发表视频致辞表达对会议的祝贺。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谷振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晓钦、海南省政协副主席陈马林出席。青海省政府副省长杨逢春主持。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吴晓军表示,举办本次论坛,共商生态文明大计,共寻合作共赢商机,共话绿色发展未来,是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向世界展现出青海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吴晓军说,青海将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开展保护地球“第三极”行动,不断彰显生态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宽合作渠道,为有识之士来青海投资兴业创造无限商机。期待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生态领域的互动交流,倾听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真知灼见,集世界智慧,用科学方法,以实际行动,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共同书写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篇章。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徐鹿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首席科学官张小全,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信贷局原局长袁英华,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可再生能源处主管康纳·盖斯克分别作主旨发言。
宋鑫表示,早在2014年,中国节能就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大气治理、土壤修复等节能环保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截至目前,中国节能在青海共设各级子公司6家,实施各类节能环保及清洁能源项目20项,涉及总金额约60亿元。根据中国节能“十四五”规划部署,中国节能将继续加大在青海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力度,探索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开展智慧城市和智慧环境大数据建设合作等,助力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宋鑫表示,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节能专门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中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全面开展相关研究。“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将不断提升推动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咨询规划和资源统筹能力,形成服务国家碳中和愿景的“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建立领先的碳中和制度体系,加强碳中和标准与智力供给能力。中国节能愿加强与青海在零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供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共抓长江大保护,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张忠军说,粮食和农业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对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新的全球战略框架,致力于寻求通过向更高效、更包容、更有弹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系统转型,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生活。联合国粮农组织十分愿意也十分期待与各方一道,采取切实行动,实现生态修复、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努力。
“大自然保护协会希望与青海省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为青海省的生态保护和碳中和贡献智慧和力量。”如何充分利用青海省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张小全认为,需要保护和修复青海省的林、草、湿地生态系统,并进行可持续管理,从而保持和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论坛上,青海省与16家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签约,并分别围绕“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变革”和“双碳目标下的气候变化与清洁取暖”两大主题开展圆桌论坛。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裁王辉军、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秘书长孙小亮分别主持。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国金、新疆敦华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玉兵、中铜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罗国荣、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庆文等嘉宾,围绕“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变革”展开对话。
重庆跃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跃波、正信德(北京)国际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娜、元然(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承志、青海卓越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杭州朗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劲松,围绕“双碳目标下的气候变化与清洁取暖”展开对话。
“能源消费占碳排放80%以上,能源行业转型变革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朱国金分享了他对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其一,电能将成为未来能源主力,新型电力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基础;其二,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极其重要支撑作用;其三,能源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未来能源时代将是“数字化+可再生能源时代”;其四,能源建设需要更为妥善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间的关系;其五,深入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电力设施互联互通。
“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改变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和电力结构,转向低碳能源结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颜承志说,为此需要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科技改变民生,让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健康。
圆桌论坛与会嘉宾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同时,需要发挥新能源产业技术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加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转型。
主旨论坛由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中国贸促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改革报社、中国经济导报社承办,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协办。国际机构、驻华使馆、外国商协会代表,重点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绿色领军企业负责人,14个省区市代表团和贸促系统代表,青海省各市州政府、省直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