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清洁 低碳 这里“风光无限”

2021-06-04 13:24:26 来源:本网专稿 

青海以全面建成全国清洁能源示范省、初步建成国家重要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为目标

从柴达木盆地到三江源,一座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矗立在高原大地。图为三峡新能源格尔木清能发电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青海省商务厅供图)

青海湖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水禽的集中栖息地和繁殖育雏场所,也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在即将开幕的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上,清洁能源产业展区值得关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华电集团、中核集团、三峡集团等国内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参展。该展区全面展示青海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成果。

青海是我国清洁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开发潜力巨大。青海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青海将打造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极支撑、多元消纳、多能互补”能源生产消费体系,建立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储备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并加快推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从柴达木盆地到三江源,一排排风力发电机正不舍昼夜地运转,一座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矗立在高原大地……青海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全国第五,光伏可开发量全国第一,风能可开发量全国居前,地热能、页岩气储量丰富,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条件得天独厚。

其优势并不止于“富光丰水风好”。青海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具备大规模发展电化学储能的天然优势,丰富的熔盐资源具备大规模发展光热项目的天然优势,涩北气田丰富天然气资源具备建设燃气调峰电站的天然优势,加之广袤可利用荒漠化土地,清洁能源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具备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全部资源条件。

国家、地方政策层面上,也给予青海发展清洁能源强有力的支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青海清洁能源在全国示范发展锚定了新航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支持青海清洁能源发展,批复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省、储能先行示范区。青海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双主导”带动“双脱钩”,将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作为治青理政的战略重点。

再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青海居于西北内陆,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战略资源基地,天然气可通过涩宁兰管道直通内陆,清洁电力可通过特高压通道直达中东部发达省区,从各种维度考量均可作为能源战略腹地,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青海还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重要支点,具备清洁能源向境外输出的地理优势。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青海能源发展必须坚持走清洁、低碳、高质量的发展路子。近年来,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青海省清洁能源利用不断刷新纪录。2017年~2020年,青海省先后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100日全清洁能源供电。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十四五”期间,青海省无新建和投产煤电项目的计划。

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青海能源发展以全面建成全国清洁能源示范省、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为目标。具体到落实层面,将通过能源体制改革,从9个方面压实任务——

提升多极支撑的能源供给能力。探索开展“光热+光伏”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在海西、海南等地建设14个一体化园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到2025年,光伏4200万千瓦,光热121万千瓦,风电超过1600万千瓦。稳步推进水力发电,加大油气开发力度,优化煤炭产业布局,科学布局核能、地热、氢能等能源供给新品种。

提升绿色高效的电力输送能力。拓展跨省电力外送通道,2022年实现青海至河南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满功率运行,力争“十四五”末建成青电外送第二条特高压直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提升多能互补的储能调峰能力。布局建设抽水蓄能、光热发电。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加快推动龙羊—拉西瓦等储能工厂建设,全面推进电化学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试点,挖掘一体化配套电源和网荷侧的调峰潜力。

提升安全高效的能源储备能力。加强油气输运设施建设,提升油气储备能力达到国家要求,在省内煤炭主产地和消费集中地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建立层次清晰、组织有力、保障有效的能源安全储备运行机制。

构建绿色环保的能源生态体系。推动黄河上游水电基地绿色环保开发,通过集中式、规模化光伏项目开发促进生态治理,使戈壁水分涵养、防风固沙等生态效应进一步扩大和显现。有序退出祁连山、三江源等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现有的煤矿项目。在三江源等生态敏感区探索实施“绿电行动”等清洁用能模式。

构建多元消纳的绿色消费体系。全面完成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推动各行业各领域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拓宽绿色电力应用领域,持续提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水平。提高电气化水平,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效率,多措并举推进清洁取暖,构建城镇居民清洁取暖新体系,提升农牧区清洁能源用能水平。

构建科技引领的能源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多元储能技术示范,加快建设国家级储能重点实验室,推进多类型储能技术示范,实施“新能源+储能”发展路径。加快培育锂电产业链,积极发展新能源材料回收产业链。探索示范氢能绿色开发技术利用。

构建现代能源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电力交易规模,通过市场化方式跨省区消纳。有序开展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和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制定完善峰谷电价。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证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倒逼形成反映生态价值的绿色发展模式。建立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降低输配气价格。推进油气资源管理改革,建立能源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色能源服务机制和采购模式。

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合作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省际省内能源合作,谋划与国际相关机构开展常态化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建设合作新样板。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