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公益林植树活动举行
5月29日,“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我在青海湖畔有棵树”公益林植树活动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举行,来自青海湖景区管理局、青海大学、环湖民族中学等单位300余名志愿者共同栽种下近2000棵树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袁琳 摄
本报讯记者王健生袁琳报道5月29日,在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即将到来之际,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300余名志愿者聚集在二郎剑景区诗歌广场,在热情洋溢和团结协作的氛围中种下近2000棵树苗。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和欢快的歌声,让碧水蓝天、群鸟飞翔的青海湖畔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更好地传递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绿色发展等环保理念,当日,由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联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青海湖旅游控股有限公司、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和青海省户外运动协会承办的“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我在青海湖畔有棵树”公益林植树活动在二郎剑景区举行。
活动现场,全体志愿者一起喊出“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的口号。所有志愿者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扬的歌声久久回荡在青海湖畔。
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研学活动是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天的植树环节和知识问答环节中,工作人员围绕青海湖生态保护地位、生态保护成效、青海湖珍稀动植物保护现状等重点知识向现场的志愿者们进行了科普宣传和提问互动,并宣传介绍了《环保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志愿者们和现场游客专注认真地聆听和争先恐后答题,让生态科普环节显得更有意义。在之后的参观环节,志愿者们“兵分两路”,由环湖民族中学学生组成的研学团队由工作人员带领去感受青海湖“水鸟鱼”共生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青海湖鱼雷试验基地,了解青海湖的生态资源和红色历史,由高校学生组成的青海湖自然教育和生态研学志愿者团队前往江西沟农场的青海湖普氏原羚救护基地,开展志愿讲解培训,让所有的志愿者们都从自身出发,感受到了青海湖别样的美景。
来自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农牧学院和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30余名青海湖自然教育和生态研学志愿者、环湖民族中学的140余名中小学生、户外运动协会的200名社会志愿者以及主办单位志愿者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介绍,近年来,随着“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参与群体不断增加,从省直机关、环湖乡镇、各大企业到徒步爱好者、环湖群众、高校学生、中小学生等群体,社会各界参与青海湖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涓涓细流,汇聚成河,青海湖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青海湖生态保护的氛围愈加浓厚。本次活动也是青海湖景区管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举措,旨在不断汇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青海湖绿色发展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