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增强活力 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021-05-27 13:14:19 来源:本网专稿 

河北省通过念好“革命红”“生态绿”“产业兴”“百姓富”“创新强”十五字经,推动革命老区从整体贫困走向振兴发展之路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任丽梅 于馨

“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

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阜平县。他不仅询问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殷殷嘱托,重如千钧。

2020年2月,河北省政府正式宣布,现行标准下232.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包括革命老区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其中,阜平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0.81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83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4%下降到0.45%;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844元,是2012年3262元的3.1倍。

今年3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印发实施《关于新时代支持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增宝在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表示,河北省将通过夯实老区振兴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通过念好“革命红”“生态绿”“产业兴”“百姓富”“创新强”十五字经,推动革命老区整体贫困,并走向振兴发展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革命红”

据了解,河北省有太行、冀东、冀南、冀中、平北等五大革命老区,涉及132个县(市、区)。其中,太行革命老区是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涉及27个县(市、区),红色资源丰富。为此,河北省深入挖掘、精心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革命红”。如对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投资4626.32万元,在基础设施、外围环境、红色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引进文化、体育、影视、民宿、军事体验等新业态,形成以红色体验为主、多业兴旺发达的产业融合大格局。

赵增宝介绍,河北省对重要革命旧址旧居、重要事件发生地、重要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河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数据库,全面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开展革命文物认定与调查,落实对革命文物修缮和养护经费保障。同时,积极培育红色精品景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河北省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达到14处30个,形成了以红色圣地西柏坡、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为龙头的精品景区。

以防治“污” 推动“生态绿”

2020年,河北白洋淀流域52个监测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Ⅳ类以上水质,总体达到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赵增宝告诉记者,河北革命老区大部分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其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此,河北省以绿色发展、依法治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革命老区实现“生态绿”。其中,着力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健全革命老区县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产能。在太行革命老区县,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修复等项目实施。以林草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改善老区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祉。

2020年,河北27个太行革命老区县林草种植资金投入94,352万元,完成营造林绿化面积38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

依托特色发展 推动“产业兴”

河北平山县是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所在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如今,这里“红”“绿”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全域旅游的产业振兴之路。

赵增宝表示,河北省太行革命老区涉及的5市27个县(市、区)均位于太行山区,近年来依托太行山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特色农业等资源,遵循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的原则,以太行山高速为纽带,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健康养老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首先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浅山丘陵区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带,种植规模达220多万亩,产量达150多万吨。其中,“富岗苹果”成为全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河北苹果“金字招牌”,怀来葡萄、浆水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成为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的新名片。

其次,依托太行山高速及其连接线,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依托,着力构建“一轴引领、三片联动、六区支撑、八廊串联”的太行山风景廊道体系。围绕“避暑避霾、养生养老”,重点培育了平山温塘温泉旅游度假区、邯郸太行养生度假旅游区、易水湖生态康养度假区等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太行山90%以上革命老区县创成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

聚焦乡村振兴 带动“百姓富”

有数据显示,目前的西柏坡村,九成以上家庭从事与旅游等相关工作,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

“多年来,河北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百姓富’。”赵增宝说,为扎实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河北省持续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扶持力度,以太行山地区为重点,打造了“正定─平山─阜平─涞水”等一批旅游扶贫专线,“‘非遗+扶贫’中国实践·河北案例”成为文旅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案例。2017年,河北省涞水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的旅游扶贫模式成为脱贫后继续振兴发展的动力源。

据悉,2019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重点革命老区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支持力度,指导有条件的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创建基础,聚焦乡村振兴总要求,按照统筹规划、连片打造、“三区”同建、“四村”联创的路径,同步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建设,重点创建了涉县太行红河谷、内丘县百果小镇、鹿泉区白鹿泉、涞源县白石山、阜平县骆驼湾、蔚县南部、涿鹿县矾山等7个乡村振兴示范区。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创新强”

2018年10月,保定深圳园阜平创新基地揭牌,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60.5亿元。创新基地的揭牌不仅是阜平未来脱贫攻坚的硬支撑,还标志着这里走上产业发展新台阶,成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是河北省发展的重点。为着力提升革命老区县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河北省近年来围绕做强革命老区的县域产业,培育认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8397家、高新技术企业528家,并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券、贷款风险补偿、科技成果转化补贴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革命老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革命老区创新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河北把农业科技园区、山区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太行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打造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截至目前,共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58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27家,省级山区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1家。

赵增宝强调,按照国家的重大部署,河北省将进一步加快推动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步伐,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省市会商和市际协商机制,督导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革命老区人民送服务、送实惠,让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