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 精准谋划

2021-05-26 15:35:00 来源:本网专稿 

黑龙江大庆市确定油头化尾、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产业5条重点产业链并建立“链长制”,在“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

□刘健

□中国改革报记者 袁小峰

今年初,华能300万千瓦风光基地落户黑龙江省大庆市,将建设大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大型储能、制氢及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按照“发、储、运、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建设风光氢储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形成氢能产业发展基地。

“该项目的推进,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精神,又能在大庆市新能源产业链中起到‘强链’作用,推动新能源产业链提档升级。”大庆市工信局规划与投资科(对外合作科)负责人谢健告诉记者,像新能源这样的市级重点产业链,大庆市一共有5条,围绕这些重点产业链,大庆市建立了“链长制”全力推进。

形成五大“环状”细分产业链

在谢健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大庆市招商“法宝”之一——“链长制图谱”,虽然只有简单的14页纸,却涵盖了油头化尾、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产业等5条重点产业链。

一家家企业被编入一个个重点产业链中,犹如一颗颗“珍珠”连接在一起。在油头化尾产业链中可以看到,大庆市目前已有上游重点企业5户、中游重点企业15户、下游重点企业73户,同时确定乙烯、丙烯、芳烃、碳四、碳五碳九、减油增化、石油焦、石蜡、润滑油、天然气和生物化工等11个产业主攻方向。

在细分领域里,不同颜色的文字表示不同的含义,灰色代表的是相关产业生产能力、绿色是需要招商的项目、蓝色是一个个细化到名称的目标企业。这些都被“归位”到一个个方框里,并配以箭头指向,形成一个个“环状”细分产业链,让人一目了然。

以芳烃产业为例,目前大庆市两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为68万吨,招商项目包括10万吨TDI、30万吨苯酚/丙酮、150万吨PTA等众多项目,重点招商目标企业有恒力石化、丹化化工科技、省新产业投资集团等企业。

而这仅仅是5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中的一个小分支。在另外4条产业链中,像这样的细分领域还有很多。例如,食品加工产业链中,确定了粮食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薯饮品等4个细分领域;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确定了汽车装备、油田装备、石化装备、农机装备、食品装备、建筑装备等6个细分领域;新型材料产业链中,确定了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3个细分领域;新能源产业链中,确定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开发、地热能开发、氢能开发等5个细分领域。

在闭合链中打造“产业集群”

“大庆建设重点产业链的目的,就是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为大庆转型发展全面全方位振兴提供动力。”谢健介绍说,在这条链上,上游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中游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游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终端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闭环。

为让每一个产业闭合链更加完整,就需要在“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大庆市围绕5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今年以来,大庆市4个驻点招商工作专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豫等地,按图索骥、靶向发力,前移阵地、上门服务,把经济账算到企业心坎里。1月~3月,全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109个、签约金额434.1亿元;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线索215个、计划投资额868.7亿元。黑龙江省统计平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入统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4个;在刚落幕的黑龙江(广州)重点产业合作交流推介会上,大庆签约重点项目12个。

任何一家企业、一个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想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就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与同一产业链上其他地区、企业的协同发展。大庆,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

在油头化尾产业链上,大庆市现有3000万吨原油和45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在食品加工产业链上,有规上食品加工企业96户,2020年实现产值179.4亿元;在装备制造产业链上,有大庆沃尔沃整车生产企业,有多家油田配套专用车生产企业,有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2020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9.4亿元;在新型材料产业链上,有规上新型材料企业21户,2020年实现产值24.7亿元;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有规上新能源类企业25户,2020年实现产值22.6亿元。

《大庆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将5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立市产业。预计到2025年,5条市级重点产业链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6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84.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88%;到2030年,5条市级重点产业链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0亿元。

五大机制推动“链长制”进程

如果把建立重点产业链比作“建楼房”,那么“链长制”就是在“打地基”。为把楼房建得又高又稳,大庆市建立了五大工作机制,即“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链长制”协同发展机制、“链长制”招商引资机制、“链长制”考核评价机制以及“链长制”服务保障机制,继而推动产业链“链长制”进程。

“链长制”就是链长负责制。由市长担任全市产业链发展总链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分链长,牵头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各项工作。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位分管副市长、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园区或落地载体、一套工作方案”的模式组织体系,协力推进产业链发展。相关县区、园区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产业链分链长的工作体系,组建链长工作专班。

“链长制”产业链采取分层分级方式选定。各县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确定1条~2条主导产业链,相关园区确定1条~2条核心产业链,作为大庆市“链长制”实施范围。县区、园区所选定的产业链与市级产业链重合的,链上的企业项目由市级产业链统筹发展,其链长为市级产业链的分链长。

各级链长工作专班确定的产业链采取“一链五图”模式。围绕每条产业链逐一配套绘制企业产品图、谋划项目图、招商企业图、园区承载图、要素政策服务图等5类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对接各产业链领域龙头企业,集中组织“链长制”产业链线上线下招商推介活动,推动重点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集聚发展。

“链长制”的工作重心聚焦在产业链上。各级链长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运行机制,除做好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工作,明确产业链发展要求、链长工作机制、考核评价和相关保障措施,还要进一步强化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高效实施、迅速落实产业链发展任务。

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实施“一链一策”,为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土地、能源、人才等制约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将“五制”服务举措和“四办”服务措施全力向链上企业项目倾斜;整合产业链项目融资需求,开发产业链金融服务,适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建立产业链金融支撑体系。

据介绍,“链长制”之新,在于特殊背景下地方政府肩负新的治理责任,是政府经济治理抓手的一种延伸。未来,随着“链长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必将形成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并加快形成支撑大庆“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的“四梁八柱”。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