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1-04-23 17:16:24 来源:本网专稿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有关情况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实习记者 安宁

近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7部委有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2021》)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国家标准2021》涵盖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优军服务保障、文化服务保障“两个保障”,共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

“将公共服务划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并且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一项创新性政策举措。”赵辰昕说。

每五年对标准进行集中调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日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卫健委等20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标准2021》。

“这个标准成为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享有相应权利的重要依据,这是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意义非常重大。”赵辰昕说,一是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二是有利于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三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怎样才能既兜住民生保障的底线、提供好基本民生服务,又处理好财政承受能力的可持续问题?

赵辰昕介绍了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应有尽有”。凡是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的,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都是应纳入尽纳入,原则上要做到全覆盖、不漏项,并进一步细化服务标准。

二是“承诺必达”。《国家标准2021》是国家向每一个公民作出的硬承诺,所列的服务项目必须在现阶段已经基本落实到位。略有差距的,将作为今后五年各级政府补短板的重点方向,逐步填平补齐。

“按照这两个原则,基本上能保证这个标准既能为老百姓提供越来越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也能使财政可持续,而且会不断动态进行调整。”赵辰昕说。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界限和范围也在不断改变,如何动态调整?赵辰昕表示,初步考虑是,原则上每五年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相关规划编制,在全面评价评估的基础之上,对标准进行集中调整。与此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重大政策出台和规划中期评估等,适时就个别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进行动态有序调整。

“当前这个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底线标准。”赵辰昕强调,下一步,各个地方还会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地方具体的实施标准,确保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真正落实落地,把最适合人民群众的服务送到老百姓的身边。

明确儿童关爱服务内容

“一老一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国家标准2021》在儿童关爱服务、老年人福利补贴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明确儿童关爱服务包括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介绍,有25.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

冯亚平强调,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是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目前全国有6万名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11.3元;有13.4万名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184.3元。有25.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由各地按照与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相衔接的原则确定。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上述资金给予补助。

据悉,民政部还将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有效保障特殊儿童群体、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冯亚平介绍,老年人福利补贴主要包括: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二是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具体认定评估办法和补贴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有30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福利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津贴,有效缓解了部分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冯亚平介绍,下一步,民政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福利补贴、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老年人福利补贴提标扩面,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所有地区都开通亲友代办和线下办理,解决因智能化技术应用给老年人申领补贴带来的困难。

为高危人群提供更多服务

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中央设立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公卫项目中,明确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由医疗服务体系免费提供,由财政出资,而且这些患者可以就近到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获得相应的、免费健康服务。”国家卫健委基层司负责人高光明介绍,据统计,到2020年,高血压患者城乡社区年度服务人数超过1亿人,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将近3500万人。

高光明介绍,针对其中的高危人群,进行免费高血压检测和空腹血糖检测,一旦确诊,将为确诊的相关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随访。对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要保证健康膳食和行为的模式。同时,医务人员在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以后,都要根据制定的规范,采取分类干预的措施,每年还要对纳入管理范围的患者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全面提升学生资助水平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上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做到学有所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均有相应学生资助政策。

“学生资助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的工作。”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透露,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提升学生资助的服务水平,进一步织密扎牢学生资助保障网。完善政策方面,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适时调整资助范围和资助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规范管理方面,规范各级监督管理职责、学生资助程序、资金管理、信息管理。精准资助方面,努力实现预算分配精准、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时间精准。资助育人方面,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帮扶。

保障困难群众住房

住房,是民生中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国家标准2021》明确了住房领域三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公租房保障、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介绍。

潘伟说,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切实组织实施好《国家标准2021》相关服务项目,做好公租房保障、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

潘伟表示,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保障对象调整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等。同时,为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对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给予支持,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张立新介绍“劳有所得”服务项目落实情况,“2020年,我们组织提供了招聘求职、职业指导、创业服务超1亿人次,组织54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帮助167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4.9万户零就业家庭中的5.1万人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张立新表示,人社部将围绕《国家标准2021》在三个方面推动劳动就业服务标准化工作。一是进一步细化国家标准服务项目对应的具体人社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落实落地。二是不断完善标准实施相关政策,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确保服务的有效实施。三是开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不断提升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