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精神

2021-04-20 14:00:12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 4月15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少波主持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委领导班子成员、副厅级干部,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四化”建设、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谌贻琴书记、李炳军省长的重要讲话和李再勇常务副省长的总结讲话,明确提出了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强省会”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攻方向、推进路径和重点任务,为全省上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强省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会议要求,全委干部职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谌贻琴书记、李炳军省长的重要讲话要求上来,深刻领会“五个大提升”、“八个狠抓”和“3个100万”、“三改”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主动担当作为,迅速对标对表,压紧压实责任,狠抓落地落实。

要狠抓目标任务年度化清单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新型城镇化意见》,专门配套制定了2021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任务,要会同省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强化与各市州、各有关部门单位联动协调,按月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支持强省会意见》,要建立专门工作台账,加强专项调度,确保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要狠抓重点方案和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加快组织编制城区新增人口“3个100万”实施工作方案和“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遵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对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建设以贵阳贵安为核心、以修文—乌当—贵定—龙里—惠水—长顺—平坝—清镇—修文高速公路环线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圈,带动黔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要会同省交通等部门单位和有关市州深入研究,制定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组织推进。全力配合省住建等有关部门,加快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三改”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落实方案。深入实施清镇、金沙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和玉屏等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10个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方案,推进智慧仁怀、智慧盘州、智慧凯里等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要狠抓项目化实体化推进。建好用好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项目库,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改造和产城融合、市政设施、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生态环保、商贸物流、城乡融合等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及时纳入项目库统筹推进,确保今年完成投资6000亿元左右。适时发布重点项目工程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更加注重投资质量效益,有计划组织开工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安排省级前期工作经费对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用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紧紧围绕做强城镇经济,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和产业大招商,大力提高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比重和城镇就业承载能力,全力推动城镇经济实现大发展。

要狠抓资金等要素保障。省里决定今年安排3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设立省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支持有一定收益的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基金申报投放要求,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筛选一批质量高、带动作用强、有效益的新型城镇化项目,通过基金给予支持。统筹安排5.8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一些公益性项目。要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会同省财政、住建等有关部门,全力争取中央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信用债券等支持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政金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对新型城镇化项目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

要狠抓统计监测和评估考核。积极会同统计等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各项指标调查摸底,为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做好考核评估工作提供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会同省有关部门建立新型城镇化督导评估机制,抓紧制定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组织对各市州推进落实情况开展季度评估、半年督导、年度考核,协同省委省政府督查室、省目标办对省有关部门单位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各有关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全省上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